长江云——通山:聚焦“早、实、抢、新”,驱动营商环境再优化

通羊镇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同为优化营商环境紧密结合,以“拼、早、实、新”的状态抓营商环境再优化,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实效导向,聚焦中小微企业关切,精准助推实质举措渐次落地,有利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强化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的“店小二”意识,大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的浓厚氛围,让“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营商形象”理念深入人心,真正把通羊镇打造成为投资洼地、兴业沃土。善于“无中生有、有中生优”,全力以赴围绕企业转、盯着项目干,千方百计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聚焦“早”字抓统筹谋划。趁早顺“势”而谋。围绕国省市县宏观政策导向和投资方向谋划项目,统筹谋划政府完全投资项目、政府补助项目、竞争性项目,固本强基,从基础上优化营商环境,同时加强政策对接,确保项目落地见效。趁早因“需”而谋。根据通羊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求,立足通羊实际谋划好急需建设的项目,从需求端着手优化。趁早依“规”而谋。围绕我县十四五规划谋划项目,深入分析研判,深刻认识新发展特征,深入分析,把握规律,准确研判,依规而行,谋划一批带动强、见效快的特色项目,不断增强产业创新力和区域竞争力。趁早重“效”而谋。在注重项目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项目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通道,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抓实抓牢掀起建设热潮,聚焦“实”字抓项目建设。全面梳理,摸清家底。在已有基础上制定更科学系统的项目管理办法,未来所有项目实行进度管理,采取“五定工作方法”(定任务、分定目标、定措施、定责任、定时限)。统筹协调,加速推进。落实分级协调机制,做到层层出力、层层负责,助推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大干快上。要素保障,集中突破。破解用地难题,积极开展项目用地清理,切实改进征地办法,加大征地力度,确保项目用地。破解招商难题,认真践行“深实严细久”工作标准和“五到四从四多”工作方法,对于招商信息第一时间进行走访对接。

拼搏实干开创建设篇章,聚焦“拼”字抓贯彻落实。奋力攻坚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稳投资促增长实现新突破。实施一个包保领导、一个项目专班、一周一调度、月季一点评的调度推进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建立领导包保、定期调度、问题化解、专项督查四项制度,加快项目推进。奋力攻坚现代服务发展,推动在扩总量提质效上实现新突破。立足城区实际,重点发展智慧物流、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持续提高。奋力攻坚政策资源争取,推动向上对接实现新突破。紧盯中央、省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及早谋划储备项目,积极申报对接争取。

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克难,聚焦“新”字抓突破提高。合力做“加法”,健全“管”的体系,下好服务“先手棋”。建立了“一对一”领导跟踪项目服务制度,并成立了项目建设服务小组,对每个项目的全过程予以跟踪,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项目以最快的速度投入生产。围绕重大项目工程,主动提供全程服务、精准服务,帮助企业代办行政审批事项。大力做“减法”,扩大“放”的效果,注入发展“强心剂”。强化“有求必应”,做好延伸服务,提高事件的处理速度和质量,确保来访群众的合理诉求能得到“事事有回应,件件能落实”。按照“职权法定”原则,对镇直单位权责清单目录进行了梳理,共梳理权责事项163项。建立完善通羊镇服务大厅和村(社区)代办点政务服务网络体系,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面推行集中审批,建立“网上申报、一窗受理、牵头负责、并联审批、信息共享、限时办理、全程监督”的集中审批方式,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升审批效率。倾力做“乘法”,放大“服”的效应,按下提质“加速键”。将“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关键抓手,推进办事材料清单化、标准化、电子化,确保各项服务“同一事项、同一标准”、“线上”、“线下”无差异,强化在线政务服务的同时兼顾特殊群众的需求。持续拓展便民服务举措,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积极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容缺办”等新模式,压缩审批时限,简化证明材料,让企业群众切实感受到“零跑腿”的便利。着力做“除法”,激发“改”的动能,打好便民“组合拳”。设立“好差评”意见投诉箱、投诉电话和电子投诉信箱,切实做到“投诉必受理、受理必登记、登记必核查、核查结果必反馈”。充分发挥群众代表对政务服务的监督作用,对政务服务工作进行调查研究、监督评议、建言献策,点对点向相关镇直单位反馈、限期整改,着力推动干部队伍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

来源:云上通山 特约通讯员 胡秉昶

(责任编辑:任艺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