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艺术?艺术有哪些表现形式?艺术之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现实意义?这些或许是我们在面对“艺术”这个词时可能会想到的一些问题。“艺术作品让一些人感到不适,这可能是因为接触艺术作品代表着涉足一个陌生的领域。”
艺术是一种复杂而抽象的表达,它能带给人的感官体验截然不同。哪怕是同一件作品,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欣赏都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这里所说的“抽象”,并不意味着艺术与我们距离遥远,实际上艺术无时无刻不存在于生活中。人们时常被耳边的音乐或是电影中的场景所触动,许多人家中喜欢挂名画或摆放艺术名作的复制品以装饰不同的空间,愉悦身心。
在《感知艺术》中,作者丹尼斯·J.斯波勒认为艺术是一种涉及创造力和美学的交流形式,人与艺术作品的互动存在多种可能性,那些成功的艺术品能够帮助世人以一种全新且令人惊讶的方式看待周围的世界。
该书为我们讲述了艺术从何时进入人类探索领域,以及艺术的目的和功能、艺术作品的赏析示例研究。同时,通过使用不同的方法探究某一特定作品,掌握“批评”一件艺术作品的概念和方法,启发人们如何使美学感知更加敏锐。
《感知艺术》一书对不同艺术表现感知的概述,是一种基于面对艺术作品的情感或理智反应的思考。作者在书中讲解了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方式和技巧,它们的派系风格,作品中表达的思想理念,作品设计时需要考虑的背景、环境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作品的影响。在分析过程中,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作品的潜在反应意识,教我们如何观察和聆听艺术品和文学作品。在长期对艺术作品真实性和表达的探索过程中,人们的感官反应或许会潜移默化地增强。
艺术作品能够让我们逃离日复一日的现实生活,为我们提供愉悦的感受,并将我们置于社会背景中。书中列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档案,如艺术鼎盛时期,有“最伟大艺术家”之称的米开朗琪罗、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音乐才子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电影工业的第一位巨匠并被誉为“电影艺术天才”的戴维·W·格里菲斯……通过探寻艺术家在作品中的设计,以及叙述艺术作品的各个特征如何刺激世人的感觉,其美学设计形式怎样打动欣赏它的人,启发我们透过浅显的思考,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作品。
艺术是一种美学交流形式。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画作、音乐、电影,不论基于什么学历、什么职业,依靠自身的认知能力,我们都能拥有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我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认识、理解和感知身边的艺术可以让生活变得更有趣,让经历和人生更有价值。《感知艺术》从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戏剧、电影、舞蹈等不同艺术形式,为读者提供了不同的欣赏视角,引导读者捕获艺术作品当中呈现出的不同表达,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到艺术作品中的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知艺术。或许,这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何我们常常被画作、雕塑和建筑物吸引,为何人们总被音乐旋律所打动,为何观众常常沉浸在电影剧情中?又或许,这能使我们在文学作品和戏剧中找到些许自己的影子,并且更加感同身受。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