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文学】正是橙黄柚甜时





 正是橙黄柚甜时    

作者:袁丽明




暖冬如春,阳光醉人。

听说从宜昌远道而来的文友彭总扎根通山建立的果园,就在我家附近,目前正是橙、柚成熟的时节,引得一批批游客慕名前往采摘。或许因为家乡盛产这些水果,大大小小的橙园我也去过不少,司空见惯的场景我本并不艳羡,倒是彭总朋友圈里常晒的美图,令人遐思,总想前往一探究竟。好在,得友邀约,终于成行。

导航把我带进大畈街名叫马家垅的巷子里,道路开始狭窄,沿途大大小小的鱼塘如掌中之镜装不下群山的容貌,随着我前行的步调一寸一寸换着山的剪影。我无暇顾及头顶的蓝天及青山,因为道路两端总有干枯的芭茅杂草要热情交汇,而我不得不碾压他们的身躯穿过其中,常有”咯吱咯吱”的脆音从车轱辘下传出,我不知道自己粉碎了多少枯枝落叶残存的梦想,一路小心翼翼,满怀羞愧。

蜿蜒盘旋的山路如同登高的梯,并不陡峭却指引人直登顶峰。沿途常有零星的橙树出现,都比较娇小,枝叶迎着阳光随着微风闪动,似乎在奶声奶气地吟唱一曲童谣。

我的记忆里有片桔园,比这壮观得多。绵延十几里桔树,一排排一列列整齐铺开,一直铺到道路尽头的富水湖渡口处。冬日,弥漫的大雾越过湖面层层涌进树林与每一棵桔树相拥,墨绿的叶子沉浸在乳白色缥缈的梦境里,着实陶醉了一把……

桔也好,橙也好,长在河边最适宜。因此,依山傍水的慈口桔橙,一直是块闪耀的金字招牌。而我在不断攀登,虽然一车宽的路不容多想,但我也不由得疑惑,山顶上哪来的湖?要知道,刚才路过的几口池塘,随着弯弯道道早就不见踪影了!更何况,那还只是个池塘。

我绷紧心弦,小心翼翼,这条路走得艰辛,仿佛一个创业者虔诚地匍匐在自己的创业旅途中。因为山陡路弯,前行中我默默后悔,有几次想打退堂鼓,但因为想看山顶的风光而咬咬牙坚持下来了。总有一股力量在指引我,山顶,一定不仅仅只有零星的橙子。

彭总是华农毕业的高材生,在通山有过一段苦涩的创业履历,如今鼓起勇气再次选择通山重新出发。正可谓: “缘深处,有大道通山;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起,沧海桑田……”

山顶处,彭总如数家珍地告诉我们:这里原来是一片老桔园,因年数久远,无人打理,桔园荒芜枯败,老桔树都没了。他们开荒种苗,辛勤管理,才有了今天的模样。红美人橙、纽荷尔脐橙、鸡尾葡萄柚、红心蜜柚,一畦一畦分布,依次在园中扎根立足。青苗茁壮,长势喜人,但还不足以掩映大山裸露的肌肤。柚叶宽厚肥嫩,上了一层釉色般绿得发亮,纤细的枝丫上挂着沉甸甸的果实。托起一颗,还有一颗颗在枝头盈盈颤动。或许要不了多久,这里会如我记忆中的模样那般成排连片。置身园中,那种亲近自然亲近泥土芬芳的喜悦,瞬间就被点燃了。富水湖!我一抬头,富水湖竟然在我前方!她青翠,静谧,倒映着纤尘不染的蓝天,倒映着巍起伏的群山,把果园一侧慈爱地揽入怀中,既霸气又不失柔情。凭栏眺望,这里不会错过每一次云蒸霞蔚中迎来的日出,不会错过每一次清幽俊美的湖上升明月,亦不会错过被湖面升腾的大雾缭绕的早晨。踮起脚尖旋转,观鹭阁、隐水洞、龙隐山,老家最美最壮观的景尽在眼底。如果此时有炸裂的声音,那一定是所有与美有关的尘埃,因美到极致,在我呼之欲出的惊诧和赞美中,裂开了,爆炸了。每一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躬耕生活,都如此曼妙有诗意。就连清风扑鼻的瞬间,都让人陡升向往的敬意。迎着阳光初升的方向,勤劳的工作人员扛着大包大包的有机肥施予青苗,刚交出一年成绩的果树,需要及时进补,除了大自然馈赠的风雨阳光,还要主人额外的奖励。枝繁叶茂色香味美,是它们给主人最好的回报。汗水与泥土相融,奏响一曲和谐美妙的劳动乐章,交织着橙与柚的芬芳,在果园上空氤氲,飘荡。

自古以来,关于劳动的礼赞不绝于耳,磅礴大气壮美的词藻层出不穷。当双脚真正与泥土接触的一刹那,心灵与田园相近相亲的一刹那,心头闪过一阵紧似一阵难以名状的激动和喜悦的一刹那,才知道,任何词汇都是徒劳的。昔日的风光,曾经的荒野,如今的乐章。嗬!还需要怎样更好的言辞呢?

先剥一瓣柚子,在柚子淡淡的苦涩中感悟人生百态,品味沧海桑田的过往;

再剥一瓣橙子,在橙子沁甜清香的汁水中畅想未来,感念万水千山。

踏遍千山万水日,正是橙黄柚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