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轨道交通“大家族”又将迎来新成员!11月30日万众瞩目的光谷空轨确定了外观和名字,结合网友投票结果和专家意见,经综合评定“科技之翼”方案和“光谷光子号”最终脱颖而出。
车辆外观确定“科技之翼”方案。
今年7月开始施工以来,光谷空轨旅游专线一直是市民关心的热点,空轨怎么上下客?能和地铁换乘吗?空轨票价是多少?看这一篇就知道!
观光“神器”
一路看遍两座山
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三道”整体布局:水道居中,绿道居西,空中轨道居东。
光谷空轨旅游专线
沿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
南北向直线布设
起于花山碧桂园生态城左岸
止于牛山湖环湖湾区线路
全长约26.7公里设站16座
分两期建设
光谷空轨站点图。
一期工程(九峰山动物园-龙泉山风景区)长10.5公里
设有九峰山站、高新大道站
高新二路站、高新四路站
综保区站、龙泉山站
6个站点
光谷空轨一期工程线路图。(项目名不代表最终车站命名)
光谷空轨建成后
九峰国家森林公园与龙泉山风景区将隔空“手牵手”
沿线的生态大走廊变成流动的观景平台
“新城风貌”尽收眼底
2020年7月
光谷空轨预埋工程开工
高新二路站核心桩基焊接施工。
2021年6月
涉及空轨的220kV、500kV四大高压获迁改
220kV电力迁改现场。
2021年7月
光谷空轨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光谷生态大走廊项目效果图。
……
光谷空轨串联起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的
山、水、林、田
人在空中“飞”就可以
一览光谷新城的日渐日新
太期待通车的那天啦
怎么换乘?
光谷空轨“有问必答”
空轨效果图。
Q空轨能和地铁换乘吗?
A: 记者从光谷交通公司了解到,光谷空轨一期工程可在高新大道站与地铁11号线光谷四路站实现换乘,还将和快速公交(BRT)、地面公交及慢行系统一体化衔接。
高新四路站车站方案初定效果图。
Q空轨看起来“倒挂金钩”,它的搭乘方式是怎样的?
A: 据光谷交通工作人员介绍,空轨上下客方式和轻轨类似,乘客可以从车站步行或乘电梯到达乘车平台,开启空中“飞行”之旅。
空轨桥梁效果图。
Q乘坐空轨将如何计费呢?
A: 光谷空轨是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的旅游配套项目,有望成为国内第一条商业运营的空轨线路,收费方案将后续确定,敬请期待。
十大制式
武汉集齐多少种?
根据2021年1月8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城市轨道交通分类》团体标准宣贯会的最新解读城市轨道交通可划分为地铁、市域快轨轻轨、有轨电车等十类系统这些“神器”长啥样?一起来看看吧👇👇👇
地铁系统
武汉地铁6号线。
运输能力: ≥30000人次/小时
敷设方式: 地下或地上
设计最高速度: 80-120km/小时 特点: 适用于大城市城区、客流需求较大的骨干线路,采用全封闭线路、专用轨道、专用信号且独立运营*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于2004年开通运营,武汉地铁系统现有运营线路9条
市域快轨系统
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
运输能力: ≥10000人次/小时
敷设方式: 地上为主
设计最高速度: 120-200km/小时 特点: 采用钢轮钢轨体系的市域轨道交通系统
轻轨系统
长春轨道交通3号线。
运输能力: 15000-30000人次/小时
敷设方式: 地上为主
设计最高速度: 80-120km/小时 特点: 采用钢轮钢轨体系的中运能的、以地上敷设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系统
北京地铁S1线。
运输能力: 10000-30000人次/小时 敷设方式: 高架为主
设计最高速度: 80-200km/小时 特点: 利用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间的无接触悬浮导向的系统
跨座式单轨系统
芜湖轨道交通1号线。
运输能力: 10000-30000人次/小时
敷设方式: 高架为主
设计最高速度: 80-120km/小时 特点: 通过单根轨道支持、稳定和导向,车体采用橡胶轮胎骑在轨道梁上运行的轨道交通制式
悬挂式单轨系统
武汉江夏试验线。
运输能力: 5000-15000人次/小时
敷设方式: 高架为主
设计最高速度: 60-80km/小时 特点: 与跨坐式单轨系统的区别在于所依靠的轨道位于列车的上方,所占空间很小,能有效利用道路中央隔离带和城市低空,适于建筑物密度大的狭窄街区
自导向轨道系统
上海地铁浦江线。
运输能力: 5000-20000人次/小时
敷设方式: 高架为主
设计最高速度: 60-80km/小时 特点: 采用小车辆、短列车,自动导向
有轨电车系统
武汉光谷有轨电车。
运输能力: 5000-12000人次/小时
敷设方式: 地面为主
设计最高速度: 60-70km/小时 特点: 以低运能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采用钢轮钢轨,单厢、模块化或铰接式车辆的有轨电车和采用胶轮车辆的导轨式有轨电车系统*武汉车都有轨电车T1线通车于2017年通车,武汉有轨电车系统现有运营线路3条
导轨式胶轮系统
重庆云巴示范线。
运输能力: 5000-12000人次/小时
敷设方式: 高架为主
设计最高速度: 60-80km/小时 特点: 基于传统胶轮导轨系统进行小型化研发而产生的新型的低运能胶轮导轨轨道交通系统,具有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低运能等特点
电子导向胶轮系统
宜宾智轨T1线。
运输能力: 5000-12000人次/小时
敷设方式: 地面为主
设计最高速度: 60-70km/小时 特点: 一般采用可编组铰接胶轮车辆通过车厢主动协同控制在预定的轨迹线上(一般是道路上)运行,由橡胶车轮主动导向、承载和走行
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2021年4月9日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2020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中
武汉拥有地铁、有轨电车两类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戳下图,看看武汉轨道交通“全家福”吧
2004年,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
17年间越来越多的轨道聚线成网
共同形成城市肌理
深深融入每位武汉人的生活
城市轨道交通带给武汉的美好
不止于此
故事仍将继续
来源:武汉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