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首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圆满落幕。在这场人气颇高的盛会上,观众纷纷表示:一站打卡,应接不暇,祖国大好河山值得赞叹,世界那么大好想去看看,而且这世界,不仅那么大,各地还各具风格特色。那么,在连续报道这场文博会的过程中,我们有哪些观察和思索呢?接下来走进今天的《侯芳时间》。
湖北经视记者 侯芳:我的同事孙悦这次是作为媒体体验团经视的代表提前进场体验文博会的,她一回来我们都问她,怎么样?她说:非常值得一去!她这样一说,瞬间我只看到大家都纷纷开始默默拿出手机网上预约,不仅如此,我们的新媒体平台也收获了很大量的问询,受众前往打卡的意愿非常强。的确,这次文博会仿佛是一场令人期待已久的约会,这是武汉与世界的相约,还未到来,已经小鹿乱撞,到来时,颜值、文化、浪漫、云端、乐趣、滋味在这里相互碰撞、火花四溅。展会上1062家展商,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港澳台,1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等参展。犹豫内容太具有吸引力,人气太旺,主办方甚至不得不在27-28日每天延长闭馆三小时。
湖北经视记者 侯芳:以上这些熟悉的面孔,有一个共性——“流量巨头”,是直播间头部主播、是人气旅游大使、也是顶流视频博主。这些代表人物作为这次展会的体验官,也支撑住了这次文博会的另一个关键词:云端。除了这些领衔人物,云端影响力还体现在各参展单位。来看看记者孙悦这个别出心裁的出镜解说。
湖北经视记者 侯芳:是的,按照一共有1062家展商计算,过半数在现场同步网络直播,那么再加上各合作媒体的网端宣推,虽然官方数据目前还没出,但我们已经可以想象这场盛会的影响力在云端的释放力可想而知。
湖北经视记者 侯芳:据记者的现场观察,带着“文化标签”的旅游产品成了这次展会上获得密集围观的兴趣点。说是现场观众现场淘宝,文创产品基本是人手一个。展会揭晓的“湖北礼品”榜单上,“十大创意礼品”都兼具文化底蕴和精致工艺,比如编钟音响,让历史照进当下的生活,哪怕只是一角,那也是真实的小确幸。其中有市民是这样说的:
湖北经视记者 侯芳:不难看出,消费升级了,人们对于旅游的体验需求升级了,那就是:我更希望能在具有鲜明文化底蕴的旅游体验中,有精神收获,能滋养我们的精神与灵魂的那种,能让生活与之链接的那种。所以,文化才是那张“王牌”,旅游经济是静待花开。你看,在新疆馆,五六百斤红枣第一天就全部售空,工作人员一边卖货一边补货。海南椰雕传承人朱凡带来的椰雕制品也全部售完,微信都被加爆了。
有了好的文化基础、话题基因、地缘优势,强烈的出行意愿和购买意愿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当然,除了让文化这张王牌能打出去,品牌持有方还要能估计可持续性,善于经营,翅膀能带我们翱翔,也需要长久迭代升级、保持马力。静待花开,也要常年盛开,那才是更好的未来。
来源:经视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