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时间11月16日,科睿唯安公布了2021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入榜这份备受期待的名单的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均发表了多篇高被引论文, 其被引频次位于同学科前1%,彰显了他们在同行之中的重要学术影响力。
其中,湖北45位学者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从湖北省来看,华中科技大学居首位,达14人次;武汉理工大学有8人次,位居第二;武汉大学有7人次,位居第三。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分别有5人次;华中师范大学有2人次。值得注意的是,湖北民族大学、三峡大学、武汉纺织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均有1人上榜。多个学校实现了在该榜单上的历史性突破。
什么是“高被引科学家”?
在一定时期内,某一位科学家所发表的论文在全球范围内被引用的频次很高,即称之为“高被引科学家”。从2014年起,世界著名科学数据与分析服务商科睿唯安公司,多次发布“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在全世界有较大影响力。
(图为:科研人员在做葡萄基因定量实验 )
“高被引科学家”所发表的成果,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原创性、颠覆性,他们往往是战略科学家和战略科技人才的主要代表。
今年中国内地931人次上榜
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602人次入选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其中3774人次来自特定学科,2828人次来自跨学科领域。
中国内地今年排名第二,共有935人次入选,占比14.2%,远高于2018年的7.9%。四年来,中国内地科学家在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中所占比例几乎翻了一番。
中国内地与其他国家在名单中所占比例呈现此长彼消之势。美国今年的高被引科学家入选人次占比较去年减少了1.8%,自2018年以来减少了3.6%。这与中国内地占比自2018年以来增长6.3%形成了鲜明对比。英国今年的占比比去年减少了0.5%,2018年以来减少了1.5%。德国占比自2018年以来减少了0.9%。
建立“高被引科学家”地图,精准引才
今年的上榜名单中共有24位诺贝尔奖得主,77位科睿唯安引文桂冠奖得主。
在21个基本科学指标学科中,有23名高被引科学家取得了卓越的跨学科表现,入选三个或以上学科的高被引科学家。他们来自全球多地,包括北美、欧洲、亚洲和中东。
我国著名人才学专家吴江建议,以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为基础,建立全球战略科技人才地图。对符合我国人才需求的“高被引科学家”,了解其发展状况和需求,力求实现精准引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聂常虹建议,对我国“高被引科学家”摸清底数和现状,建立人才大数据平台,形成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地图,精准了解“高被引科学家”动态。
2021中国内地高校高被引科学家入选统计(按第一机构)如下:
以下为2021中国内地高校(第一机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