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是什么虎

“秋老虎”是什么虎?

如同“秋波”不是秋天的菠菜一样,“秋老虎”也不是秋天的老虎。

目前“秋老虎”没有气象意义上的国家标准,它是我国民间对立秋后重新出现短期炎热天气的俗称。

一般多发生在8、9月之交。

“秋老虎”主要是在进入立秋节气后,我国南方在高压控制的情况下发生的一种天气现象。

发生在立秋之后,出现在局部并持续日数约一周左右。炎热程度略逊于盛夏时节,南方总体上强于北方。

这是“秋老虎”的主要特征。

2019年“秋老虎”出没地图

一般而言,秋老虎天气容易发生在江淮、江南及华南地区,有时也会跨过长城出现在华北、东北一带。

不过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例如2013年的“秋老虎”天气过程,强度之大、威力之强刷新了1951年来最强高温热浪过程。

上海、杭州等多地立秋后的日最高温超40℃,且持续多日,史上少见。

民间根据历年的经验,总结出了二十四个秋老虎的说法,广为流传。

意思是说:每年的立秋当天如果没有下雨,那么立秋之后的二十四天,同样是很热的,这二十四天叫做二十四个秋老虎。

如果立秋当天下雨了,哪怕是小雨,则称为"顺秋"。

民间有俗语云:一场秋雨一场寒。意思就是说顺秋以后,天气就会变得越来越凉爽宜人。

需要注意的是,这句俗语不是在所有地方都适用。

在西北地区东部,黄河中下游流域最为适用。

北方秦岭一场秋雨一场寒

民间其实还有一种说法描述“秋老虎”天气——“桂花蒸”。

农历八月桂花绽放,故名之曰“桂月”。

“桂花蒸”指的就是农历八月桂花多开之时,会出现几天异乎寻常的闷热天气,命名为“桂花蒸”。

这“老虎”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形成秋老虎的原因,一般是由于立秋后副热带高压会从黄淮一带开始缓慢南退。

但副高在经历了一个阶段的南退之后,有时会再次加强北抬,从而再度控制淮河以南地区。

该高压所控制下的区域晴朗少云,日照强烈,气温回升,因此形成典型意义上的“秋老虎”天气。

南北方对比,南方的“秋老虎”相对凶猛一些,北方则稍逊一筹。

常年来看,北方大部分城市在“秋老虎”期间出现35℃或以上高温的概率不大。

如果以30℃为标准,北方的秋老虎似乎还有点威力。

而在南方,秋老虎的势头显然要威猛许多。

具有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高温强度比较大等特点。

并且很多城市的气温在35℃以上,依旧闷热感十足。

目前来看,南方多地持续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

这是因为这几天南方地区晴多雨少,太阳辐射强,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

反常的副高已经把南方朋友热得叫苦不迭……

根据最新的天气数据,随着下周冷空气的南下,南方多地期待老虎变猫吧。

其实不止我国有“秋老虎”,世界其他国家也会出现类似天气,而且被赋予了千奇百怪的名字。

在北美地区,这种天气被称为“印第安夏”,通常发生在5月1日至6月中旬以及9月下旬至11月中旬。

至于这种天气为何被称为“印第安夏”,目前并没有最确切的说法。

在土耳其,这种天气则被称为“五香熏牛肉夏”,听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之所以会有这么一个美味的名称,是因为11月是制作五香熏牛肉的最佳时节。

而在南美洲一些国家,这种短期回暖的天气,还有一个萌萌的名称——“小夏天”。

如何对付“秋老虎”?

“秋老虎”到来时闷热感甚至要比夏季更加强烈,所以,消暑解热的工作不能停止。

定量喝些绿豆汤、酸梅汤、莲子粥等食物,帮助我们驱赶身体的热气。

一方面可以补充身体的维生素,另一方面,也可以补充身体的水分,避免干燥带来的上火现象。

夏季因为天气炎热,很多人会选择呆在空调房里。

虽然吹空调很凉快,但是吹多了身体容易出现感冒发烧、腰酸背痛等现象。这些现象也被称作是“空调病”。

秋老虎时期,由于天气闷热,很多人依然会选择呆在空调房里。

但是这个时候晚上气温变得不再沉闷,出门的时候也可以感受到徐徐凉风。

如果在晚上还是继续吹空调的话,就容易造成体内的湿气加重;同时,身体也更容易会感冒。

所以,立秋后空调最好还是少开。

“秋老虎”袭击舟山人们只能在海岸中换来些许清凉

处暑已至,“秋老虎”再怎么猖狂,炎热高温也已经是强弩之末。

再度过一段相对炎热的日子,气温缓慢下降之后,凉风送爽、天高云淡的秋季就要到来。

美丽的秋季,你盼望吗?

文章来源: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