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柯国强) 他,是一名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投身公安事业,续写着一个老兵的忠诚;他,是一名看守所辅警,在高墙耸立、铁门紧锁的看守所内,用真心真情教育感化挽救一个个迷失的灵魂;他,就是通山县看守所辅警---徐赐钟
以人为本保障安全
大铁门、高围墙、铁丝网,还有荷枪实弹站岗的武警战士,这是大多数人对看守所的整体印象。其实,在这个特殊场所,监管工作遵循“以人为本”理念,维护监管秩序和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都能得到充分体现。
2010年,在部队服役8年的徐赐钟,退役被安置到通山县看守所工作。转入地方后,他退伍不褪色,始终保持军人本色,高标准、严要求投入到工作中。
在看守所,徐赐钟主管四个监室、120多名犯罪嫌疑人的监管看护任务,病号多、压力大、责任重、风险高。每天一上班他都会了解监室嫌疑人情况,然后进监室询问、查看病号的身体情况和健康情况,嘘寒问暖,排忧解难。对于重病号,徐赐钟经常带到医务室检查身体,实行24小时不间断看管。
也许有人会说,看守所会存在着牢头狱霸的情况,这是个误解。在法治社会的看守所,每个在押人员的合理合法要求都能得到满足,正当合法权益都能得到维护。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看守所实行封闭管理。徐赐钟舍小家为大家,在看守所封闭执勤106天,负责200多名在押人员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一日三餐、生活琐事等工作,确保了在押人员零感染,保证了在押人员的绝对安全。
看守所环境封闭、工作枯燥,每天和犯罪嫌疑人零距离接触,长期超负荷地工作,民警们精神和思想压力都非常大。
他十多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工作无一失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真情感化迷失灵魂
“世上没有天生的罪犯,只要走近他,打开他的心灵,多倾听、多关心,他最终会迷途知返。”
一直以来,通山县看守所一直坚持着这样的工作理念,每一名管教民辅警通过严格管理、细微关怀、耐心教育、亲情感化、及时挽救,帮助在押人员改过自新,用真情温暖着一颗颗迷失的心灵,走向新生……
在押人员李某路涉嫌犯下重罪被关押在县看守所,由于患有重度疾病,且没人看望关心,思想情绪波动较大。徐赐钟将其列为重点看管对象,注重从生活上关心、饮食上给予照顾,并亲自为其理发、剪指甲,教做人的道理。慢慢地,热心窝里捂热了冷石头,李某路表示好好接受管教改造,最终被安全投送监狱。
工作中,徐赐钟十分注重人文关怀、教育感化,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将人性化体现于监管工作的方方面面。也正是这种人性化的力量,彻底瓦解一个个罪恶的念头,校正在押人员人生的方向。
在押人员易某涉嫌犯下重罪,一度产生自残轻生念头。徐赐钟发现其情绪不对后,进行特别监管,站在朋友的角度,和易某交心谈心,认真聆听其“吐槽”,耐心解答内心困惑,并不断重申法律的威严,一遍又一遍。这令易某深受触动,并检举揭发警方没有掌握的其他犯罪线索。
“用真诚融化对抗、用真心化解矛盾、用真情感召良知,教育转化违法人员,找回迷失的灵魂,取得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编辑:谭茜 编审: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