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沼液回田“变废为肥”,助力通山枇杷产业高质量发展

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梅载舟)8月10日,走进大畈镇隐水村枇杷园区,见一辆辆满载沼液的运输车正在向沼液池内灌注沼液。

“这是准备给枇杷灌溉施肥用的,立秋过后就要准备下肥了,这不先要将沼液灌到池中,发酵个把个月后用这个施肥特别好”通山县大畈镇隐水村种样子合作社李七松说。

原来,为加快我县枇杷产业发展,推进农业绿色种养,县农业农村局坚持以质量兴农为目的向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成功申请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项目的实施有效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增加有机肥投入,进一步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据悉,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拟定枇杷沼液施肥技术标准,同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示范执行,在枇杷初花期、夏稍萌动期、果实膨大期、转色期各施肥2次,每次灌溉6个立方,采摘后再灌溉一次,一个生育周期共计灌溉9次。

发布

为切实把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落到实处,今年的项目实施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加强技术指导选派大畈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3名专业技术人员和农业带头人袁观强进行沼液施肥的技术指导;组建沼液运输团队,指派专人专车负责落实区域内的枇杷园,做到沼液入池,沼液入地,禁止沼液乱排。加强宣传与服务,对项目实施地进行广泛宣传,并指派专人负责核实施肥农户、面积、储存及分配等信息;加强项目管理,沼液供给采取自愿申请原则;实施沼液运输采取以奖代补办法,从沼液供给到沼液运输。沼液施入三个环节按每吨沼液40元给予补贴。

绿色是农业发展的底色,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是促进绿色、有机、品牌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力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为我县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有机农业发展,诠释我县“山通水富,绿色发展”美好理念。

(编辑:阮慧林   编审: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