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李细三)6月26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掀起全民健身热潮,通山跑协118名队员来到了通山红色旅游景点石门村,举行主题“乐跑活动”,通过跑步方式,增强身体素质,共庆百年华诞。石门村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通山县红色革命教育基地、通山县古民居保护单位。
当天清晨5时55分,通山跑协参加活动队员全部到达“楚王山革命烈士纪念园”。通过短暂的彩排之后,6时6分在“楚王山革命烈士纪念园”前的广场上,迅速以52人的方阵,组成“100”字样,以54人的方阵组成巨大的圆形包围着“100”,中间由8个队员托起中国共产党党旗和通山跑协会旗,圆圈外横放在地上写着的“1921-2021”的横幅,全体队员高呼:“建党100周年,通山跑协祝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口号震天动地,久久回荡在楚王山上空。
站在“楚王山革命烈士纪念园”,当我们看到以鲜红的火炬作背景,雕塑前面红军战士有的吹着冲锋号,有的端着冲锋枪,有的扛着炸药包的时候,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90多年前楚王山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纪念碑的背后,记载了革命烈士解放通山的英勇事迹。
正因为楚王山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在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四个年头的1925年,中共石门党小组在楚王山成立,是当时通山县最早的九个党小组之一;正因为楚王山人的牺牲精神,楚王山革命根据地成为通山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我们今天来祭拜他们,是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遗志,砥砺前行。
6时26分,在协会的安排下,队员们步行三公里,前往石门村委会。队员们穿着统一的队服,伴着欢快的音乐,迈着整齐的步伐,行进在崭新柏油路面上,穿越在秀丽风光、宜人景色之中;感受乡村的巨变,尽情享受着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环境以及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这是红色之旅,也是绿色之行。
石门村是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队友们为乡村发展带头人和勤劳的石门群众感到骄傲。许多队友争先恐后在各类标志处”打卡“留影。村口耸立着一座三面皆是门字的雕塑,正是这个建筑,成了石门的“点睛之笔” ,印证了“灵秀石门”的美誉。这是石门最显著的标志性建筑。
作了短暂的休整和体能补充之后,7时7分,我们列队来到荷花基地,在长廊上健走,在栈道上赏花,在凉亭里休憩,望着“田田荷叶”,仿佛都化身成了荷花仙子,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不就是对此情此景的真实描绘吗?
游完荷花基地,大部分队友都返程了。还有意犹未尽的队友,想重走一次石门古驿。石门古驿位于石门村长夏畈,初名为石门街。始建于明仁宗年间,是古代湘鄂赣边贸中心集市。古街道的外墙上,嵌着各式各样精美的栓马桩,由此可见当年这里的繁华。
当我们的行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古驿尽头传来了悦耳动听的二胡声音。我们寻声而去,看到了一位70多岁的老者,坐在一个简陋的小桌前,小桌上放着一本打印的乐谱,旁边放着一个扬声器,双手娴熟地拉着二胡,头随着节律不停地晃动,嘴里哼着二胡伴奏的小曲,完全沉浸在他的音乐世界里。我们一行对老者的老年生活羡慕不已。经询问,老者姓夏,一个75岁的退休教师。我们纷纷要求和他合影,并请求由他二胡伴奏,我们一起演唱一首《永远是朋友》,他欣然接受。歌声,吸引了周围的五乡四邻,让我们的这次活动,永远定格在这美妙的歌声里。
通山跑协会长陈小兰表示,通过前期的精心组织及全体会员的密切配合,这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
(编辑:徐微 编审: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