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践行“两山”理论 厚植生态底色

云上通山报道:(全媒体记者 唐成)春风和煦,草木勃发,又是一年植树时。3月2日上午,通山县社会各界纷纷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山”发展理念,为山城再添一抹新绿。从县林业局获悉,今年全年通山县预计将完成造林3万亩。



筑牢生态底色

绿色是通山县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通山创新义务植树形式,义务植树尽责率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全县累计10万余人次履行植树义务,植树20余万棵,涌现“退役军人纪念林”“青年林”“志愿者林”等一大批义务植树基地。同时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实施产业奖补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积极组织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种植业,全县完成油茶、桔橙等水果种植2.98万亩,申报农户产业发展奖补资金596万余元。规范选聘生态护林员3060名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提升森林质量

争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试点县。

通山县紧紧围绕“无山不绿、无水不清、无路不荫、无村不美”的目标,大力推进宜林地、无立木林地造林,大力开展省界门户绿化和通道景观林带建设,大力开展中幼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以更高标准持续开展国土绿化,高质量实施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退化林修复等重点工程,提升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2020年全县完成精准灭荒造林8.1万亩,占任务7万亩的115.7%,国土绿化面积连续五年排名全省第一,实现森林面积、森林蓄积连续多年保持“双增长”。

通山县林业局局长赵爱民说:“在‘两山’理念引领下,通山县一定会把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作做得更好。”

好山好水好生活

九宫山,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通山县境内,是国家4A级景区。森林履盖率达96.6%,是中国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天然大氧吧。 6.2万亩森林每年向空中散发3000多万吨水汽,使九宫山遍地喷泉飞瀑,四季涌流不竭。

九宫山仅是森林通山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通山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打造了富水湖国家湿地公园。目前有500多种植物,还有国家保护、重要科研价值的野生动物117种,鸟类有160多种,鱼类42种,其中就包括马口鱼等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指示作用的鱼类。

通山并未止步。今年将抢抓全省“两山”示范县创建契机,实施生态环境补短板工程,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8500亩,新造林3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改造低产油茶林3万亩,森林抚育20万亩。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在“两山”理念引领下,美丽通山正从山水画卷中走进现实。

(编辑:徐微    编审: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