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大家好!我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天问一号”。今天这个标题你看懂了吗?它是“火星文”哦~
想必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春节我进行了一系列关键性的操作,频频登上热搜。我这么????,你对我要执行的这项航天任务了解多少呢?知道答案的小伙伴,可以抢答哦。
其实,早在2016年1月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就获批准立项。(来源:新闻联播)
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那天,也就是2020年4月24日,我承担的本次航天任务的名字公布。
国家航天局当天宣布,将我国行星探测任务正式命名为___,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___,同时公布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标识___。
同年的7月22日,天问一号1:1着陆平台和火星车也进行了亮相!
两千多年前,屈原在长诗___中发出旷世之问——“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两千多年后,中国航天人将用实际行动给出解答,而屈原的这首长诗也是本次任务得名的出处。
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你知道我要飞多久才能到火星附近吗?来猜猜看吧。
飞行了4天左右,7月27日,我在飞离地球约120万公里处回望了一眼地球,获取了一张珍贵的____合影,它们在茫茫宇宙中相互守望。喏,就是这个↓


在传回这张照片不久,我就进行了一次极为关键的“刹车”,这一脚刹车直接关系到我国此次火星探测任务成功与否。
这一关键“刹车”,我在除夕前一天成功完成了!
2月10日晚,我实施了近火捕获制动,成功进入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____的目标。这三个目标,是其他国家第一次实施火星探测从未有过的,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
不仅如此,步入牛年后我更是好事连连。
大年初一,2月12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我被火星捕获过程影像。
大年初四,我又完成了一个重大动作——远火点平面轨道调整,“侧手翻”将我绕火星飞行路线从“横着绕”变成“竖着绕”,这样一来我就能够对火星的两极进行拍摄啦!从而完成对火星全球的遥感成像任务。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工程目标,一是突破火星制动捕获、进入/下降/着陆、火星表面巡视等关键技术;二是建立独立自主的深空探测工程体系。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科学目标,主要是实现对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境特征、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等研究,简而言之就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