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文学】李幸福:夏居老家

去年酷暑时期,我搬到老家——离通山县城十多里远的大畈镇下杨村,住了近一个月。

老家的生活,未如城里丰富多彩,但亦非往昔的单调和无味。那里山水灵动,空气新鲜,人情纯厚。既有山村的寂静,又有现代信息的外通远连。

清晨,我起得很早,决定到田畈中去溜达溜达。走在溪边的水泥路上,阵阵凉风扑面而来,身心感到无比舒爽。眼前是一片绿的世界,几百亩的稻田,大小不一,高矮有序,青一色的稻谷中,偶尔露出几丘荷池,黛绿的荷叶中,朵朵荷花点缀其中。空气中夹杂着泥土和稻谷的芬芳,沁人心脾。

天空中,鸟儿自由飞翔着,尤其是燕子,忽高忽低,欢快鸣跃。放眼远眺田畈四周,群山环抱,山峰被一片白霭笼罩,天连雾,雾连天。站在畈中,似乎觉得畈变小了,人也变小了。远去的山脚,一片葱茏,黛绿相间,连绵不断。它们寂然不动,默默地注视着这畈中的一切。

山脚与田畈相连处是一个接一个的村落。这些村落,早已不是当年的低房破屋了,而是错落有致的水泥钢筋楼房,或高或矮、或红或青或白,别具一格,各具匠心。虽然时辰尚早,但村民们已经忙活起来了。他们有的下地干活,有的骑车到城里做工,偶遇熟人便打个招呼。

我慢慢地来到下杨河边。新修的河堤是一条自南向北水泥路,宽四五米,连接村内几个湾子,使下杨畈构成了两纵两横的公路交通格局。下杨河,河水清澈,有时默默流淌,有时又泛起层层浪花;河对面,有竹林、白杨及其他林木。河边鹅卵石光滑别致,多情人见之定会另有一番妙趣。下杨河是我们下杨人的母亲河,她孕育着下杨畈,也孕育着这里的父老乡亲。现在有人在这里办起了“腾龙溪”漂流,生意红火,每天有几百上千人来漂流,带动了当地人气和经济发展。

我徜徉在河边,见三五成群的妇女在河边洗衣。那槌棒声和开心的喧笑声调和着。啊!好一幅“竹喧归浣女”图。

我置身于故乡的田野里,看周围的山和水,犹如身处灵动的山水画间。而眼前绿油油的稻田,又好似身临旖旎的田园风光。回家时,我绕步到村扶贫住房安置所,碰到一个叫“结巴木”的老人。不等我开口,他便结结巴巴地对我说:“现在政策真好呀!我再也不去打平顶做小工了。我是低保户、五保户,吃、住、诊病共产党全包了,还有零花钱用。共产党真好!没想到老了还能享这点清福。”我笑了笑,祝他幸福安康。

一个转回到家,家里人正在过早。老家,生活就是这么恬淡而有趣。


作者简介



李幸福,通山县大畈镇下杨村人


朗读者



王素娟 咸宁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现供职于通山一中(音乐教师),热爱舞蹈、声乐、朗诵艺术。人生格言:“真正的富裕是灵魂上的高贵以及精神世界的富足,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