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孙澄)为丰富校园科普活动和科普文化,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11月27日上午,咸宁市青少年创客教育协会在市科协指导下,走进通山县实验小学,开展“流动科学课”进校园活动,为该校学生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技盛宴。

活动现场,科普游园会与科学家精神讲座同步开展,形式丰富多样,内容精彩绝伦。科技游园会现场精心布置了十四个展位,每个展位都像是一个充满魔力的科技小世界,吸引着同学们好奇的目光。
在“人体导电”展位前,同学们纷纷伸出双手,感受电流在身体中传递的奇妙感觉,惊叹于人体也能成为导电的神奇载体;通过“龙卷风模拟器”,逼真的龙卷风景象让同学们直观地了解到这种自然现象的形成原理;“电影转盘”则通过独特的视觉效果,带领同学们穿越时空,感受电影发展的奇妙历程;“时光隧道”里,光影交错,仿佛将同学们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未来世界。
在“无皮鼓的互动”展位,同学们无需敲击鼓面,只需在空中挥动双手,就能奏出美妙的音乐;在“听话的小球”展位,小球仿佛被施了魔法,乖乖地按照同学们的指令移动;“手不能抖”展位,同学们小心翼翼地操控着手中的工具,挑战自己的专注力和稳定性。还有对战下棋机器人、足球无人机等前沿科技展示,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魅力。爆米花DIY展位更是人气爆棚,从活动开场至结束,展位前始终排着蜿蜒的长队。孩子们踮着脚、伸长脖子,目光紧紧锁定爆米花机,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实验步骤。欢笑声、惊叹声与糖粒融化的“滋滋”声交织成一首欢快的科学交响曲,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与此同时,科学家精神讲座也在有序进行。主讲人魏琴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着中国科学家们的感人故事和伟大成就,激励着同学们树立远大的科学理想,培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此次“流动科学课”进校园活动,以“沉浸式、互动化、生活化”的形式,将科普资源引入校园,让通山县实验小学的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增强其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未来,该校将深化合作,定期引入“流动科学课”,让“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在校园持续浓厚。
(实习编辑:全雯丽 二审:孟军 终审:阮班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