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铺镇巧打“三色三兴”高质量发展“组合拳”达到“三增”

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王能朗 朱明东日前,笔者走进厦铺镇,只见沿公路的村庄靓丽整洁,山上林木郁葱葱,沿河水清鱼跃……到处呈现一派社会和谐、乡村秀美的欣欣向荣景象。该镇党委书记曾欣宜说:“镇党委、政府巧打‘红色’兴旅游、‘绿色’兴产业、‘蓝色’兴生态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增活力、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的目标。”

“红色”兴旅游,农村增活力

走进冷水坪村,一块“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和红色教育基地”的门楼宣传牌矗立在进村路口,一块块红色教育墙绘格外引人注目。站在烈士陵园观景台俯瞰村湾,只见冷水坪村掩映在群山之中,经过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的农舍焕然一新,村庄秀美邻里祥和。作为革命老区,因红色底蕴深厚,被中组部定为“红色美丽村庄和红色教育基地”。近年来,冷水坪村将红色基地打造成红色景区,建好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园和陈列馆,慕名前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人一批接着一批。

为做好红色景区建设,抓好旅游业的开发,冷水坪村利用山溪河流,建风铃谷、山地越野,在红色景区和旅游景点建起清廉村居和农家乐。为了抓好红色景区和旅游景点周边开发,该村还大力发展茶叶1000亩、中药材50亩,让来到冷水坪村的游客,既观光又带货,村里实现一举多得,多业多赢。

如今,随着冷水坪村红色旅游的兴起前来接受红色教育的人络绎不绝。他们来到冷水坪村既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又观赏各个景点,他们吃农家饭、住民宿,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山界谷二号农家土菜馆老板戴景芳说:“红色基地建起来后,我家的农家土菜馆高峰期一次接待游客10桌达百人。这真是景区旺产业兴,村里群众获利多多。”

为了把旅游业做强做大做成品牌,厦铺镇以冷水坪村红色景区和教育基地为依托,着力开发望江岭水库千亩湿地公园,与桥口村萤火虫小镇、冷水坪村红色基地连成一线,形成田园林海度假、古街茶亭观光、露营休闲赏月、库湖游乐探险等4大功能区,让游客来到厦铺镇玩得开心、吃得放心、住得舒心。

“绿色”兴产业,农业增效益

一个个生态观光园果品繁多,油茶基地树上挂满一珠珠茶子球,果园里一串串黄桃和李子挂满枝头……近年来,厦铺镇积极引导农民利用山地资源大力发展“绿色”种植产业,抓好“三个一”,即紧盯“一片林”,发展林特产业;咬住“一片叶”,发展有机茶产业;看准“一滴油”,发展油茶产业。到目前,该镇已建起林木、油茶、茶叶、果木基地47个,新造林5000余亩,种植茶叶3000亩,果园4000亩。

西湖村原是个贫困村,2019年以前,全村人均收入仅2700元。自2016年以来,该村大力发展种植业,引进武汉老板周红波投资250万元,办起龙山田园综合体,栽猕猴桃、种有机水稻和莲藕300亩,村里群众以土地入股,每亩租金250元,平时村民在田园综合体打零工,人均收入达1.5万元。为了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村里办起通山县西湖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建起270 千瓦光伏发电网,年收入达15万元。引导群众办起了种植专业合作社4家,大力种植冬枣、黄桃、冬桃、杨梅、油茶、白茶、云参和白术等中药材,到去年西湖村人均收入达到1.2万元。

与此同时,该镇还指导双河村结合邻集镇的双河畈交通方便,田地肥沃的有利条件,引导农民种植苎麻、生姜、大棚蔬菜,指导群众耕田作地向集约型发展,水稻种植由专业户经营,使双河村种植业形成板块,成为拳头产业。

“蓝色”兴生态,农民增收入

厦铺镇境内,沿山林木郁郁葱葱,沿河水清鱼跃。近年来,该镇实现了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是因保护好了“蓝色”资源,而实现了山清水秀,村庄美产业旺。

为了描绘好“蓝色”景象,该镇大力开发利用“蓝色”资源,让“蓝色”产业兴长久。镇里大力推行林长制和河长制,实行镇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山场和河库,做到一周一巡查。镇里聘请护林员357名、保洁员15名,要求他们天天巡山护河,日日清理河库水面上枯草和垃圾,确保全镇没发生一起盗伐林木、非法采砂和捕鱼行为,没发现一起往河库乱倒垃圾现象。为了做好山水文章,该镇大力开发水资源,做好“两个一”,即依托“一河水”、发展旅游业,利用“一塘水”、发展养殖业,确保蓝色资源得到长久利用。

藕塘村有山林面积1500亩,河流地段2100多米,该村聘请21个生态护林员每天上山查火警、查盗木者、查进出山林人员是否带火,带刀上山;村里聘请4名河流管理员,每天沿河巡查河流有没有乱采砂、乱捕鱼、乱倒垃圾现象。为了整治本村地段的河流域,村里向县农业农村局、水利和湖泊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财政局等部门争取项目资金250万元,新砌河堤1000多米,在河堤做栏杆、栽风景树,使河堤沿岸成为人们纳凉、休闲的好去处。与此同时,该村还充分利用本地林地盛产野生果品和药材的优势,在抚育管理好野生油茶、黄芩药材的同时,新造800亩油茶、35亩黄精药材基地,让村里有了经济实体,群众有固定收入,切实增强了群众保护好生态环境,群众发展产业才能长久,致富才能永久的理念。

(实习编辑:全雯丽  二审:孟军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