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畈镇鹿眠塘村:村级兔厂“开门纳兔” 乡村增收添新翼

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成婷  阮雅难)“最后一批通风设备昨天刚安装完毕,工人正在调试饮水系统,所有收尾工作已全部完成,下月初就能引进首批种兔!”11月21日,通山县大畈镇鹿眠塘村村级兔厂建设现场一片繁忙,项目负责人全书安指着崭新的兔舍,语气中满是干劲与期待。从两个月前破土动工到如今即将全面竣工,这座承载着村民增收期盼的兔厂,以“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的提速节奏,成为鹿眠塘村“大抓发展、增效提速”的生动注脚。

“从项目启动那天起,我们就定下‘既要建得快,更要建得好’的目标,核心就是让产业红利早一天惠及村民。”村党支部书记刘合丁介绍,为最大限度压缩建设周期,村“两委”创新实行“双线推进”工作机制:一方面统筹施工力量分区域同步作业,兔舍、饲料仓库两个施工组并行施工,较原计划节省工期15天;另一方面提前对接兔场运营方与畜牧技术团队,同步完成饲料储备、人员培训等投用前准备工作,“竣工手续一办完,种兔就能直接进场,真正实现‘竣工即投产’”。

项目加速推进的背后,是一个个难题的快速破解。在项目前期,兔厂选址曾一度陷入困境。村“两委”联合多部门、村民代表多次实地勘测、反复商议,最终确定最优选址。随后短短几天内,村里便高效完成6亩项目用地的流转工作,为项目顺利开工扫清了首要障碍。同时,在市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的精准帮扶下,村“两委”积极对接县水利和湖泊局、县交通运输局等职能部门,成功争取到产业扶持资金、产业路建设资金,有效破解了项目建设的资金瓶颈。

走进即将竣工的兔舍,现代化养殖设施让人眼前一亮:自动饮水系统、恒温通风系统、粪便无害化处理装置等设备一应俱全。“整个兔厂都是按‘最高标准’建设,小到兔笼间距,大到排污管道坡度,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调整。”全书安指着墙角的温湿度传感器介绍,这些专业设备不仅能大幅提高肉兔成活率,还能显著降低人工成本,投产后一名工人即可照料3000只肉兔。

据初步测算,兔厂竣工投用后,首年可出栏肉兔6万只,年产值预计达400万元,将直接带动3名村民稳定就业,为20余名村民提供临时就业岗位;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增收5万元。更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还将形成“饲料供应—肉兔养殖—粪便还田”的循环产业链,实现产业效益最大化。

鹿眠塘村兔厂的“加速竣工”,是大畈镇“大抓产业、提效赋能”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针对村级产业项目落地慢、推进难等问题,大畈镇建立“班子成员包保+部门协同+村企落实”的提速机制,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开通“绿色通道”、定期调度推进等务实举措。“我们就是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动每个产业项目快建设、快见效,让产业成为乡村发展的‘硬支撑’,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来得更快更实。”大畈镇党委书记姜杭德表示。

这座即将投产的兔厂,不仅是鹿眠塘村产业发展的“新起点”,更见证着大畈镇在“大抓发展、增效提速”的热潮中,朝着“产业兴、村民富、乡村美”的目标加速奔跑稳步迈进。

(编辑:刘熙  二审:徐唐生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