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议事解民忧 基层治理焕新机 ——凤池社区以协商民主破解老旧小区改造难

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徐慧秀)近日,凤池社区老一中教师宿舍楼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居民们看着挖掘机正在门前空地忙活不停,难掩心中喜悦。这场曾因改造方案、土地纠纷、施工影响等问题引发居民激烈分歧的民生工程,最终在社区主导的圆桌会议与入户调解中破冰,为基层治理实践写下了生动注脚。

老一中教师宿舍楼建成于90年代,随着时间推移,小区基础设施老化、屋面漏水、门前空地种菜等问题日益突出,居民改造意愿强烈,但在具体实施改造时却遭遇阻碍。1楼住户刘阿姨主张门前菜地是其多年开荒形成,不同意纳入本次老旧改场地硬化项目中来,其他住户则主张该菜地是公共场所,门前种菜影响小区环境,强烈要求改造,邻里争执让老旧改项目一度陷入停滞。

“老旧小区改造不是简单的工程施工,核心是要解开居民心里的‘结’。”面对僵局,凤池社区在网格员多次入户调解均失败后迅速转变工作思路,摒弃单向调解模式,推出“圆桌会议+入户调解”的协商治理机制。社区多次召开居民会议,并邀请城管、住建、施工单位负责人共同参与,将“会议室”搬到小区楼下、居民家中,让每个诉求都有表达渠道。圆桌会议上,社区工作人员坚持“不回避矛盾、不偏袒一方”原则,引导居民有序发言。经过4轮圆桌会议、8次入户调解,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书》,停滞数月的改造项目顺利复工。

此次老旧改纠纷的成功化解,彰显了圆桌会议机制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价值。入户调解与圆桌会议的有机结合,既保障了协商的广度,又兼顾了个体的特殊需求,实现了“多数满意”与“少数体谅”的有机统一。

此次实践证明,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于尊重群众意愿、畅通沟通渠道、凝聚治理合力。下一步,社区将把圆桌会议机制常态化、规范化,应用于物业管理、矛盾调解、民生服务等更多领域,让居民的“急难愁盼”在协商中得到解决,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民主化水平,让社区真正成为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园。

(编辑:谭茜  二审:徐唐生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