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熊丹)近日,通山县基层慢阻肺防治站建设与评审验收工作圆满收官。全县12家申报单位全部通过验收,其中3家获评“优秀”,9家达到“合格”,标志着全县乡镇慢阻肺防治网络实现全覆盖,基层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精心组织,统筹推进
自湖北省“323”坚行动实施以来,通山县高度重视慢阻肺防治工作,将其纳入“健康通山”建设重要内容。在县卫生健康局的统一部署下,成立了由分管领导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局级统筹、县级指导、乡镇落实”三级联动机制。通过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保障资源配置,为防治站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积极协调财政资金,为创建单位配备了肺功能检测仪、指脉氧监测仪等核心设备,确保硬件设施达标。
对标建设,提升能力
在建设过程中,严格对标《湖北省慢阻肺防治站建设认证及评定标准》,着力提升基层防治能力。一方面规范站点设置,指导乡镇卫生院设立独立的肺功能检查室和健康教育区;另一方面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县招乡用”、定向培养等方式充实基层力量,并通过“专家指导+集中培训+考核认证”模式,确保医务人员掌握规范的诊疗技术。目前,全县已累计完成慢阻肺筛查20.93万人次,新增患者1396人,规范管理率达到81.1%。

严格评审,成效显著
10月17日,县卫生健康局组织开展了全县基层慢阻肺防治站建设评审验收工作。评审采取“实地查看+集中汇报+现场出分”的模式,确保过程公开透明。各防治站负责人就建设情况作了详细汇报,专家组通过现场考察、资料查阅、技能考核等方式进行全面评估。最终,12家申报单位全部通过验收,其中3家单位因建设标准高、管理规范、成效显著被评为优秀防治站。
巩固成果,展望未来
此次评审验收的顺利通过,标志着通山县基层慢阻肺防治工作迈上新台阶。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巩固建设成果,深化能力建设,推动防治站从“有”向“优”发展,力争到2025年打造2-3个标杆防治站。同时,将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探索“物联网+健康管理”新模式,强化宣传引导,全面提升基层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水平,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刘熙 二审:徐唐生 终审:阮班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