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吴莹 阚帅)十月午后的通山,烈日依然炙烤着大地,灼热的阳光让人睁不开眼。石航山蜿蜒的盘山土路在高温下泛着白光,陡峭的地形更给登山者平添了几分困难。

“警察叔叔……我在石航山,头好晕像中暑了,找不到下山的路,不知道具体在哪……”10月8日午后,一名16岁男孩独自进山后不仅迷了路,更因反复寻找路线导致体力透支,突发中暑。危急时刻,他及时拨通报警电话,一场跨越曲折山路的“高温救援”就此展开。
接到报警后,通羊派出所值班民辅警立刻意识到情况紧急。他们一边在电话里耐心引导男孩回忆所处位置的特征,一边细致询问他的身体状况。确认其意识尚清醒后,才稍稍松了口气。
挂掉电话,民警赵宁远第一时间想到高温天气下脱水的危险,特意买了几瓶矿泉水,随后和同事阚帅、郭利森火速驱车赶往石航山。
石航山的山路“弯多、坡陡、路窄”,高温下路面烫得发白,大部分路段仅容一车通过。由于男孩无法说清具体位置,赵宁远途中多次尝试回拨电话,却因山顶信号不稳定屡次中断。
这让救援团队更加焦急。在信号时断时续的情况下,赵宁远决定“见人就问”,遇到登山游客就打听“有没有见到16岁左右独自上山的男孩”,但获得的线索始终零散。
就在民警焦急之际,一辆皮卡车从山上驶来,赵宁远立即挥手示意停车。司机摇下车窗,赵宁远快步上前说明情况。司机回想后立刻说:“我刚从山顶下来,看见一个穿白色短袖的男孩坐在路边土坡上,低着头,看起来没力气站起来,应该就是你们要找的人!”
这一线索让救援有了明确方向。民警连声道谢,立即调整路线:“按司机说的方向走,注意看路边!”警车加速前行,原本紧绷的氛围中多了几分急切的期待。
顺着司机指的方向,警车在蜿蜒山路上行驶了十多分钟后,终于在路边发现了男孩——他穿着白色短袖,蜷缩在树荫下,额头满是冷汗,脸色通红。
警车刚停稳,赵宁远就拎着矿泉水快步上前,语气急切而温和:“小伙子,别担心,我们是警察,来救你了!”男孩虚弱地抬眼,声音沙哑:“我……我晕得站不起来……”赵宁远立即拧开矿泉水,小心地让男孩小口慢饮。
十多分钟后,男孩意识逐渐清醒,赵宁远搀扶着他坐进警车,立即开足空调。途中,民警成功联系上男孩家属,告知“孩子已找到,只是轻度中暑,正送往县人民医院”,电话那头的家属顿时松了口气。
待男孩做完检查,确认身体无碍后,匆匆赶到的爷爷紧紧握住民警的手:“多亏你们一路打听,不然这高温天,孩子太危险了!”赵宁远叮嘱道:“以后爬山前一定要查好路线,最好有人陪同,高温天气千万别独自上山了。”
从男孩自救报警,到民警提前备水的细心,沿途询问、司机提供关键线索,再到最终的及时救援,通山公安用一次“高温下的接力守护”,再次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承诺。无论山路多弯、线索多模糊,那抹藏蓝总能循着微光,为群众撑起安全的“保护伞”。
(编辑:杨越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