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富水骑行热 大畈麻饼香

云上通山报道:(全媒体记者 程思 张洁)秋风送爽,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名骑行爱好者齐聚富水边,运动的激情与富水湖畔的美色让人流连忘返,作为此次“骑行运动消费季”的起点阳春园食品厂,其间弥漫阵阵饼香,吸引骑行爱好者们纷纷抢购。

骑行活动气氛正酣,已完赛的骑手与游客们步入阳春园,被透明玻璃车间内热火朝天的制作场景所吸引。他们饶有兴致地参观麻饼从投料、成型到烘烤的全过程,并体验亲手制作麻饼。

“这现做的麻饼太香了,必须带几盒回去!”一位骑手一边品尝麻饼一边说道。阳春园负责人章晓建笑着透露,这股由骑行带来的“热流”直接转化为了销售佳绩,仅活动当天,现场销售额便突破万元。

这股销售热潮,正是阳春园迎接国庆中秋双节旺季的生动缩影。“中秋节,麻饼香。”随着双节到来,厂区内早已开足马力,全力运转。2600多平方米的无菌生产车间内,10余条生产线运转不停,100多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国庆中秋前的订单量已经有一千多万,我们正在加紧生产,确保市场供应。”章晓建介绍道。这份“甜蜜的忙碌”背后,是阳春园多年来立足本土、深耕传统的坚持。“我们的麻饼,从山茶油、芝麻到柑橘皮,核心原料都采自本地,坚持古法工艺,不加任何添加剂,要的就是那份甜而不腻的老味道。”正是这份对品质的坚守,使得“大畈麻饼”不仅是通山人佳节宴席上的必备茶点,更逐渐成为代表通山风味的一张名片,2020年,通山麻饼传统制作技艺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通山麻饼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多年来,阳春园麻饼厂也从1992年的家庭小作坊开始,通过积极探索多元化产品以及“农产品加工+旅游观光”模式,带动了周边百余户农民增收超过五百万元,发展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目前,通山县大畈镇现有阳春园等数家规模企业以及32家作坊,除了旅游和枇杷产业外,麻饼已成为当地又一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2023年中秋节期间,通山县举办首届麻饼文化节,单日销量突破10万枚。

此次骑行活动与特色产业的成功联动,正是通山县推动“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该县着力打造“四季有景、四季可游、四季可玩”的文旅体新场景,让运动赛事成为引流平台,让阳春园麻饼等地域特色产品,在更广阔的平台持续“飘香”,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编辑:张媛  二审:徐唐生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