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这里是市井街巷的声音集汇,更是万家灯火的幸福注脚。
当晨光初染通羊河岸,健步道上的脚步踏响城市的节拍;当新增的口袋公园推门见绿,老街坊们踱步其中,笑看春风将繁花缀满衣襟,当高层住户轻启龙头看见清泉欢涌——那些曾经“急难愁盼”的日常,正悄然变成触手可得的温暖。
暮色四合时,乡村广场上太阳能路灯如期亮起,伴着飞扬的舞步点亮新农村的夜。从城区到乡间,从供水管网到电力通信光纤网络,县委县政府用一件件民生实事,将百姓心愿谱成美好生活的交响曲。
本栏目将持续记录这份写在通山大地的幸福答卷,聆听民声,见证变迁,共筑美好。今天播出第四期;国道改造攻坚 百姓出行提速。
云上通山报道:(全媒体记者 明洁 徐聂 程金兰 徐龙)“现在政策好,我们非常满意,高兴!”在通羊镇双泉社区的临时居所里,70岁的徐大娘一边收拾锅碗,一边笑得合不拢嘴。住了40年的“危窝”马上就要变成敞亮的新房,这份惊喜,让她满心期待。
徐大娘口中的“危窝”,正是通羊镇双泉社区老饮食服务公司家属楼。这栋楼因年久失修,墙体开裂、设施老化,楼里12户居民每天都过得提心吊胆。今年,通山县把危房改造列为重要民生工程,这栋楼的改造被提上日程。从启动整栋楼的动员、签约,到9月15日挖机落下第一铲并完成拆除,整个流程仅仅用了25天。
徐冬静
居民
我们这房又很危险,现在政策来了,对我们老百姓关心,我们非常支持。
危房改造,既要“快”,更要 “暖”。为了让“施工图”早日变成居民的“幸福图”,通羊镇党委政府和社区“两委” 的工作人员全员变身“店小二”。白天跑部门对接手续、晚上加班整理台账,帮居民算补贴金额、找过渡住房,连施工方的用水用电都提前协调好。
陈再芬
通羊镇双泉社区
党总支书记
社区“两委”全员参与,日夜加班,扮演好“协调员”和“服务员”的角色,主动对接住建、城发等单位,全力协调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和困难,确保居民尽快住进新房。
在项目现场,施工方同样争分夺秒,自15 日进场施工以来,工人们克服炎热天气,加班加点推进工程。
王斌
施工方负责人
这个项目建设工期八个月,争取六七个月完工,让居民早日搬入新房。
居民出一点、政府补一点、政策兜一点,“三个一点”机制,成功破解“统一意见难、出资回迁难、规划建设难”的问题。如今,老饮食服务公司片区刚启动,老印刷厂片区也同步完成了居民意愿征集,通山县第二轮“危改接力”正蓄势待发。
袁斌
县住建局房产
事务中心主任
我们危旧改项目专班通过“政府引导、政策配套、居民承担”的方式,在确定项目后,积极协调各单位,穷尽整合惠民政策,全力以赴化解“意见统一难、出资回迁难和规划建设难”等问题,实现原址拆除重建。
从“忧居”到“优居”,一栋楼的蝶变,折射出一座城的温度。随着更多危房旧院陆续“换装”,我县正把一张张 “民生清单”变成群众手中的“幸福账单”。
(编辑:张文静 二审:孟军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