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知识“活”传递!通山公安“花式”出招 安全感满满

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吴莹)9月15日至21日,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县公安局网安大队紧扣“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主题,摒弃“一刀切”的宣传模式,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场景设计差异化活动,在全县掀起一场“有温度、接地气、见实效”的宣传热潮,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筑牢网络安全的“铜墙铁壁”。

校园宣讲:按龄施教,让安全种子生根发芽

校园是网络安全宣传的“第一课堂”,网安大队深谙“孩子年龄不同,认知需求不同”的道理,为小学、中学量身定制宣传方案,让安全知识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9月15日,宣传首站走进朱家桥完全小学。阳光铺满操场,孩子们攥着小凳子坐得笔直,眼神里满是对新知识的期待。

“小朋友们,要是有人发链接说你中了大奖,该怎么做呀?”民警章庭硕话音刚落,台下立刻举起一片“小森林”。“不能点!要告诉爸爸妈妈!”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儿站起身,清脆的声音让现场泛起阵阵笑意;“还要找警察叔叔帮忙!”后排的小男孩儿急着补充,小手举得更高了。

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民警邀请大家进行角色扮演——有的孩子当“诈骗分子”,奶声奶气地说“点链接能领游戏皮肤”;有的孩子当“警惕小卫士”,立刻摇头摆手:“我才不上当!”生动的互动让抽象的“防诈骗”变得具象,孩子们边玩边记,不知不觉就把安全要点刻进了心里。

活动结束时,校长紧紧握着民警的手感慨:“这种沉浸式教学比讲大道理管用多了!你看孩子们讨论的样子,就知道他们真听进去了。”这场宣讲,不仅教会师生辨别网络诈骗,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网络安全”的种子,等待着生根发芽。

如果说小学宣传侧重“趣味引导”,中学阶段则更注重“法治塑形”。9月16日,在实验中学畈泥校区,一场以“数字互联共治共享”为主题的法治讲座正在进行。

民警从焱没有照本宣科念法条,而是拿起本地案例“以案说法”:“去年我们打掉一个兜售非法VPN的团伙,有几位市民用它访问境外非法网站,不仅泄露了个人信息,还触犯了法律,最后被依法处理……”案例里的细节让台下的中学生们屏住呼吸,不少人拿出笔记本,飞快地记录下“不碰非法VPN”“保护个人信息”等关键信息。

“大家要记住,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民警的声音坚定有力,“你们在网上刷视频、聊社交软件时,既要保护好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看到不良信息别转发,发现违法情况也要及时举报。”这番话让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网络安全离自己这么近。

讲座结束后,初三学生小王认真地说:“以前总觉得网络诈骗是大人的事,现在才知道我们也可能遇到风险。以后我不仅自己会注意,还会提醒爸妈转账、购物时多留心。”

社会宣传:流动宣讲,把安全知识送到身边

走出校园,网安大队的宣传脚步没有停歇。他们瞄准群众聚集的交通枢纽、学校门口,用“流动宣讲”的方式,把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触手可及的地方。

9月17日,网安大队民辅警分成三组,分别赶往县客运西站、通山一小和通山一中门口。在客运西站,候车大厅里人来人往,民辅警们手里捧着宣传手册,主动走向等候乘车的群众。

“阿姨,您平时在网上买东西,千万别把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告诉陌生人,哪怕对方说自己是客服也不行。”面对年长的乘客,民警放慢语速,反复强调关键信息;遇到带着孩子的家长,他们还会多叮嘱一句:“平时可以跟孩子聊聊,别让他随便在网上透露家庭住址、爸爸妈妈的手机号。”

同一时间,通山一小和通山一中门口也热闹起来。随着放学铃声响起,民辅警们立刻忙碌起来,有的踮着脚,把印有网络安全知识的海报贴在显眼的公告栏上;有的蹲下身,给刚走出校门的小朋友递上图文并茂的宣传页;还有的耐心解答家长的疑问——“怎么帮孩子设置安全的上网模式?”“发现孩子遇到网络欺凌该怎么办?”

直到最后一个孩子被家长接走,他们才收拾好宣传物料,拖着略显疲惫的脚步离开。一句句温馨的提醒,如同初秋的晚风,吹遍通山的街头巷尾,也吹进了群众的心里。

广场联动:多警协作,打造“一站式”普法平台

9月18日的县政府广场,比往日更加热闹——网安大队牵头,联合刑侦大队、治安大队、交管大队、禁毒大队共同开展“多警种联合普法宣传”,把不同领域的安全知识“打包”带给群众,打造了一个“一站式”普法平台。

广场上,各大队的宣传区域整齐排列,每一处都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网安大队的展板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通山本地真实案例被重点标注,吸引了大批群众驻足观看;刑侦大队的民警则拿着反诈宣传页,向群众讲解近期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治安大队围绕社会治安热点问题,解答群众疑问,还针对大家关心的户籍问题耐心指导;交管大队的展台前,不少群众驻足咨询交通法规,民警们结合典型交通事故案例,强调“遵守交规就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禁毒大队则通过展示毒品模型、发放禁毒手册,让群众直观了解毒品危害,提高防毒意识。

“本来就是路过广场,没想到一下子学到这么多有用的知识!”刚退休的刘大爷手里捧着厚厚一摞宣传资料,脸上满是笑容,“既知道了怎么防网络诈骗,又弄明白了交通规则,还学会了辨别新型毒品,这一趟来得太值了!”活动现场,各部门民警配合默契,遇到群众提出的跨领域问题,大家会立刻热情地指引群众到对应大队的展台,高效又贴心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线上创新:短剧普法,让安全知识“刷”遍朋友圈

除了丰富的线下活动,网安大队还创新宣传形式,将普法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场景。他们精心制作了充满生活气息的普法小短剧,其中“送鸡蛋普法”的反差表演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民辅警们扮演成“送鸡蛋的宣传员”,用“领鸡蛋要先学安全知识”的趣味设定,把原本枯燥的普法内容变成了互动性极强的小剧情。该小短剧通过通山公安微信公众号、各社区微信群等平台传播后,迅速引发群众关注,不少人在评论区留言:“这个短剧太真实了,就像发生在身边的事,看完还记住了安全知识!”“希望以后多来点这样的宣传,比单纯发手册有意思多了,也更容易记!”

从校园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到车站里群众的点头致谢;从广场上多警种协作的热闹场景,到手机端广泛传播的趣味短剧——县公安局用一场场“接地气、有温度”的活动,让网络安全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融入了群众的日常生活。

未来,他们将继续携手前行,创新宣传方式、延伸服务触角,让安全与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与全县群众一起,共同打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生活与网络环境,为我县的平安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编辑:谭茜  二审:孟军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