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全媒体记者 明洁 见习记者 汪盈盈)8月21日至22日,“智能时代艺术设计应用型教学特色助力美丽乡村创新论坛”在通山县成功举行。湖北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市政协副主席彭富春,汉口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教授朱金广,汉口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王梦林,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成向阳参加活动。汉口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80余人参与本次论坛。
8月21日,与会专家学者实地考察了通山县王明璠古建筑群和南林桥镇石门村传统村落,深入了解当地传统文化保护与乡村建设现状,为后续学术研讨提供了实践基础。
8月22日,论坛在县政务中心会议室正式开幕。成向阳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通山作为生态与文化资源富集之地,正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文化+生态+创新”的乡村振兴路径,期待通过本次论坛推动高校智慧与地方实践紧密结合。
朱金广指出,智能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应扎根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论坛旨在汇聚智慧,推动艺术设计与智能科技深度融合,让应用型教育成为连接技术创新与乡土情怀的桥梁,共同绘制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壮丽画卷。
论坛期间举行了授牌仪式,汉口学院为通山县授予“实践教学基地”牌匾。
在论坛的学术交流环节中,五位专家围绕智能技术与乡村建设的融合展开了多维度探讨,专家们从美学哲学、学科重构、技术赋能、文化表达及学科发展等多维度,共同阐释了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如何驱动艺术设计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并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充分体现了跨学科合作在响应时代命题、服务乡村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论坛还举办“艺术教学助力美丽乡村——以《犀港桥赋》论道交流笔会”主题活动。汉口学院专家学者与通山县美术家协会、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诗词楹联协会代表共同开展书法创作与交流,进一步探讨了艺术教学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具体路径。
此次论坛由汉口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汉口学院创意文化艺术设计产业学院主办,通山县人民政府、湖北省美学学会、中国美术学院湖北校友会、通山县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协会协办,县住建局积极推进落地实施,旨在促进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乡村振兴实践的有效对接搭建了重要平台,为通山县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注入了新的智慧动能。
(编辑:张文静 二审:徐唐生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