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课解锁警营两大“硬核”技能——通山公安举行“干部素质提升年”业务大讲堂

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吴莹)为深入贯彻落实 “干部素质提升年” 活动部署要求,8 月 8 日,通山县公安局举行“干部素质提升年”业务大讲堂。通过领导干部带头授课、实战经验深度分享,推动全警政治素养、业务能力、执法水平“三提升”,为通山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信访法治化 “实践课”架起警民连心桥

“信访工作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法治化是破解信访难题的‘金钥匙’。”课堂上,四级高级警长曹向阳同志以《全力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走深走实》为题展开授课。他以《信访工作条例》《中共公安部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公安信访工作法治化的意见》《公安机关信访工作规定》为纲,将理论解读与实践案例深度融合。

从信访工作法治化的历史演进切入,曹向阳清晰梳理了从“经验化解” 到 “依法处置”的转变脉络,让在场人员深刻理解这一变革的时代必然性。他结合通山本地信访案例,生动阐释“信访工作法治化”的核心内涵 —— 既是对群众诉求的依法回应,更是对执法公信力的有力维护。

针对“五个法治化”具体内容,曹向阳逐一拆解:诉求表达法治化要引导群众 “找对门”,受理办理法治化要守住 “程序关”,解决问题法治化要啃下 “硬骨头”,服务保障法治化要架起 “连心桥”,监督评价法治化要绷紧“责任弦”。每个要点都搭配他亲历的典型案例,说明如何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用重复信访积案化解实例讲解 “阳光信访”机制的落地技巧。

最后,他聚焦 “如何让法治精神扎根基层”,提出 “清单化处置、闭环式管理、常态化普法”三步走策略,为一线民辅警提供了可直接套用的操作指南,让抽象的法规条文变成了看得见、用得上的工作方法,为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提供了清晰的“施工图”。

执法规范化 “实战课”筑牢公安工作生命线

“执法质量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 课堂上,法制大队大队长章德良的声音掷地有声。他以《如何进一步做好执法规范化》为主题,将三十余年执法经验凝结成一堂干货满满的实战课。

“执法办案就像穿衣服,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后面再用力也白费。” 章德良以生动比喻切入,详解“执法第一粒扣子”的扣法:从接处警时的原则要领,到受立案环节的时效要求;从法律文书制作的字斟句酌,到案卷归档的有序管理,每个环节都结合真实案例拆解 “雷区”。

针对涉案财物管理这一执法关键环节,章德良以某派出所的真实案例切入,强调规范管理直接关系到案件质量和司法公信力。谈及规范涉企案件办理,他从涉企犯罪案件核心法律问题等关键维度切入,剖析了涉企执法规范的重要性,强调“既要护法威,又要暖企心”,要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中彰显执法温度,让企业在法治框架内安心发展。

而在案件审核环节,他强调:“案件审核是执法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拿出‘鸡蛋里挑骨头’的严谨态度。”从证据链完整性到法律适用精准度,从强制措施合法性到当事人权利保障,审核要像过筛子般覆盖全流程,哪怕是笔录里的一处表述歧义、文书上的一个日期偏差,都不能轻易放过。

最后,章德良以 “五心”“五会”“四勤” 勾勒出合格法制员的画像:“责任心、细心、耐心、公心、虚心缺一不可,会学习、会办案、会管理、会写作、会协调方能胜任,手勤记要点、耳勤听难题、口勤解疑惑、脑勤研新法方能称职。”这 “三组合” 互为支撑,共同构成法制员履职尽责的 “能力坐标系”。

凝聚共识再出发

“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战温度”“全是能直接上手的硬招”…… 两位授课人的分享结束后,现场掌声经久不息。参会人员纷纷表示,这场 “干货满满的充电课”,解开了日常工作中的不少困惑,要以此次大讲堂为起点,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履职动能。

从信访工作的 “民心答卷”到执法办案的 “规范手册” ,这场大讲堂不仅是一次知识传递,更是一次初心淬炼。通山公安将以 “干部素质提升年” 为契机,持续搭建 “教、学、练、战”一体化平台,让每一次培训都成为能力跃升的阶梯,让每一名民辅警都成为守护平安的尖兵,用过硬素质回应群众期待,以实干担当护航通山发展。

(编辑:杨越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