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港镇:聚代表力 汇群众智 解防汛忧

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袁高翔)梅雨期前,洪港镇党委高度重视,安排洪港镇人大主席团指导人大代表积极投入梅雨期强降雨防范工作。为科学有效应对此次强降雨,镇人大主席团迅速行动,组织代表全程密切监测雨情、动态研判形势。

深夜里洪港镇一处偏远山区的草丛中传来的窸窸窣窣的声音打破了周边的寂静。原来,这是洪港镇县人大代表李安定一行夜里在石达塘巡查大塘隐患风险,检查水位情况。“石达塘是头顶塘,收到强降雨通知,不亲眼看看情况,我坐不住!”石达塘位于车田村,属于头顶塘堰,地势高,下游居住200户群众,一旦发生溢水,后果严重。当防汛和抗旱连在一起,摆在面前的就是“两头难”,一味放水固然能保障安全度汛,但是接踵而来的旱期群众缺水了该怎么办?“放,必须放!”面对防汛难题,洪港镇市人大代表焦晖下定决心,向镇党委申请,实施所有大塘放水,保持低水位度汛。“一是考虑到汛期较长,梅雨期末段我们可以重新将大塘水位蓄起来。二则是旱期缺水的问题我们可以跟政府沟通,为群众提供一套送水、打井等措施的解决方案,但是一旦出现大汛的话想通过人力解决就难以企及了。”除了代表焦晖、李安定,还有代表徐唐华在龟颈塘巡查,王能志到大申荡大塘巡查,贾祥兴赴大宕塘巡查...二十余个人大代表在洪港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镇防汛工作上不停“刷屏”“出圈”,让更多人能深切感受到“代表为人民”。

防汛工作存不存在难点?存在!防汛不是没事做出门转两圈,洪港镇地处两省三县,山区多,山路抖,许多轮胎无法到的地方,只能用人腿去趟。以三源村甘山坳大塘为个例,需从村委会驱车20余分钟,然后在泥泞道路上步行2公里左右方可到达,三源村支书成艳平需要每天早晚走上两次,检查大塘情况,除此之外还要检查道路有无塌方,山体有无受灾。这种情况洪港镇屡见不鲜。面对路多,路杂,路难走的情况,洪港镇人大主席团汇集民众之智,开创村组包保制,每条道路离哪个组哪户人家近,就请哪户人家关注,有情况第一联系村里,由村里安排拉警戒线、请挖车清运,同样,大塘旁住户发现所住地出现强降雨,也第一时间通知村里,村里上报镇政府,第一时间可以做好应急救灾准备,防汛成效、效率大幅提升。

“汛前多除一分险,汛期少担十分忧。风险要关注,群众安全意识也要重视”镇人大代表李安定每日车上装个喇叭在水库大塘地灾点周边转悠,喇叭里不停循环播放防汛安全知识要点,被问及引起群众反感怎么办,李安定甩甩手“受一时白眼,如果能保住他们一次平安,那就值了!”在镇党委吹动的宣传战“号角”后,镇人大代表踊跃出击,纷纷到低洼地势房屋等风险居住地向群众普及防汛自救小妙招,还充分发挥来自人民、熟悉村情民情的优势,走村入户对辖区内地质灾害点周边建房的村民敲响警钟。“人民有需要,代表有作为”洪港镇人大代表将继续用细致和耐心将防汛工作“镶嵌”到为民做实事的宏伟版图中!

(编辑:张洁  二审:徐唐生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