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战祥贤)近日,燕厦乡一场“聚力支点建设·助力打造‘一区一县一基地’”代表行动火热开展,参与的代表有些是村里熟悉情况的村民代表、党员代表与村干部。这支“乡土智囊团” 深入山区、产业基地,为家乡建设 “把诊问脉”。
座谈会上,因长期扎根乡土,代表们对山区 “痛点” 如数家珍。县人大代表谭义钦坦言:“村里山路窄弯多,农产品运出去难,下雨天村民出门也操心,到了过年过节更是走不了车,建议要在现有道路基础上进行拓宽和改造升级。”;代表们提及干旱,细数往年庄稼受旱减产的无奈;谈到村庄建设,乡人大代表江章运表示“现在我们都在搞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老百姓们对美丽乡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但是现在村里电线杆乱的像蜘蛛网,尤其是弱电杆,各个运营商各自为政,一些废弃的杆子东一根西一根,立在田间地头,不仅影响我们村的村容村貌,妨碍群众生产生活,遇到下雨天,一些电线垂下来,还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村里想移除又找不到是哪个运营商负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从道路建设滞后影响出行与产业,到干旱威胁农业生产,再到管理机制待优化,把山区发展“堵点”摆上台面,结合日常观察积极献策,“争取政策修通产业路”“修建小型水利设施抗干旱”“用村规民约理好家务事”等建议,满是“接地气” 的实干思路。
走进成龙村梨园基地,代表们一眼看出种植门道,“这棵树果子套袋时机准,光照足,结的果肯定甜”;村民代表熟稔地算起增收账,“梨子收成好靠的是科学管护,下面还得接着拓销路”。望着满树套着黄袋、长势喜人的梨子,村干部感慨,“咱守着这片梨园,就得把特色产业做扎实,让乡亲们口袋更鼓”。代表们你帮着看果树长势,我讨论电商销售渠道,在熟悉的土地上,为产业发展攒足“乡土智慧”。
此次行动中,还对代表们进行了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这群“最懂村里事”的代表,既是民意传递者,更是发展实干家。他们深知家乡的一草一木、一难一盼,把对乡土的热爱,转化为为乡村解难题、谋发展的行动。代表们纷纷表示,要持续当好 “乡土智囊” ,把调研里的 “土办法”“金点子”,变成乡村振兴的“实成效”,让熟悉的山村,走出更亮堂的发展路,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编辑:杨越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