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徐元高)6月17下午,天空烈日高悬,地面气温高达40多度,但在燕厦乡马洋线农村公路养护施工现场,通山县农村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养护人员们顶着烈日,正操作着各种机械,对该路段最后一段路面裂缝处进行灌缝处理。
自5月初启动农村公路预防性养护工作以来,通山县农村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已累计完成17条农村公路、300余公里沥青路面的灌缝作业,投入专业养护人员24名,为即将到来的梅雨季和暑期出行高峰筑牢安全屏障。
在养护现场,养护人员手持红外测温仪严格把控材料温度。针对通山高温的气候特点,还特别选用耐高温的改性沥青密封胶,确保在炎热环境下仍保持良好效果。现场负责人安全养护股股长贺观河介绍:5毫米以上的裂缝都要清理干净,再用改性沥青密封胶填充压实。这种预防性养护技术能有效阻止雨水渗入路基,避免小病害发展成大坑槽,确保每一条裂缝都能得到彻底治理。
养护过程中,养护人员们严把质量关,通过裂缝开槽、杂物吹出、填料嵌缝、压实清理等的操作程序,将一条条道路的裂缝修补一新,力争做到处治一处、成功一处,实现“零返修率”。
为减少对交通出行的影响,24名养护人员分成4个班组,采用"白+黑"轮班作业模式,施工多在车流量较少的清晨和夜间进行。“这条路是周边5个村子的主要通道,必须赶在梅雨季前完成。”安全养护股股长贺观河抹着汗说。
据悉,通山县今年已投入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较去年增长20%。下一步,通山县农村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还将进一步强化公路养护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集约化管理,高质量完成全年养护任务,竭力打造“畅、安、舒、美”的道路通行环境,服务广大群众安全出行。
(编辑:张洁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