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山开展蝴蝶预调查:发现近危物种大暮弄蝶,生态保护再添新成果

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张凯 陈喜棠)近期,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组织湖北博得生态中心团队开展了两次蝴蝶预调查,为后续专项调查奠定基础。本次调查首次揭示保护区蝴蝶资源本底特征,记录到5科21属22种蝴蝶,其中1种为中国红色名录近危物种——大暮弄蝶,标志着九宫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新突破。

大暮弄蝶

调查显示,22种蝴蝶中19种属于中国红色名录无危(LC)物种,2种未在名录记录。最受关注的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大暮弄蝶(Burara miracula),其前身为大伞弄蝶,2009年分类调整至暮弄蝶属,在中国红色名录中被评估为近危(NT),目前仅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北等少数省份。成虫喜栖息山地森林,依赖花蜜和树木汁液生存,但因种群数量稀少、栖息地碎片化,面临较高生存风险。

六点带蛱蝶

霓纱燕灰蝶

旖弄蝶

波蚬蝶

大洒灰蝶

调查期间,工作人员完成保护区典型生境勘察,规划适合长期监测的蝴蝶样线,覆盖森林边缘、溪流湿地等关键区域。同时拍摄大量蝴蝶生态照片,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直观素材。

“大暮弄蝶的出现,印证了九宫山作为中亚热带生态屏障的重要性。”调查负责人表示,本次预调查初步推测保护区拥有丰富蝴蝶资源,但需通过正式调查进一步摸清物种多样性及分布规律。未来需加强栖息地保护,减少人为干扰,并通过科普宣传提升公众对蝴蝶等指示物种的保护意识,构建“科研监测+社区参与”的生态保护网络。

(编辑:谭茜  二审:徐唐生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