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畈镇:以红色足迹铸廉魂 用警示教育守初心

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阮雅难)5月28日,大畈镇以“沉浸式”红色教育+“穿透式”警示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一场直抵人心的党风廉政建设主题活动。大畈镇党委书记陈国宁带领全体干部通过“脚步丈量信仰之路、案例敲响纪律警钟、党课筑牢思想防线”的“三步走”实践,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重走红军路:以脚步丈量初心使命

中午13点30分,隐水村农民工活动中心内,全体党员干部换上红军装束,踏上全长1.75公里的“红军路”。这条串联革命旧址、斑驳军史墙绘的红色路线,曾是鄂东南苏区红军秘密联络通道。“当年红军战士背着伤员转移,一天只能啃两个红薯充饥。”随行讲解员讲述的细节,让镇干部管承功感慨:“走完全程已浑身湿透,难以想象先辈们如何用草鞋丈量万里征途。”

在行军终点红十七军烈士纪念碑前,全体干部神情庄重,整齐列队,面向鲜红的党旗,右手紧握拳头、高举过肩,以铿锵有力的声音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字字千钧的誓言回荡在广场上空,既是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更是对初心使命的庄严承诺,彰显着新时代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坚定决心。

警示教育大会:用案例穿透思想防线

镇四楼会议室内,一场触及灵魂的廉政教育课正在进行。随着《无处遁形》《啃噬》两部警示教育片的开场,现场瞬间陷入凝重氛围。镜头中违纪违法干部声泪俱下的忏悔、触目惊心的贪腐细节,让全体参会人员屏息凝神,不时发出沉重叹息。

播放结束后,镇纪委书记王晓燕通报县纪委关于5起违规典型案例材料,神情严肃地说:“这些‘身边人’的堕落轨迹值得我们警醒,破纪破法的开端,往往就是一顿饭、一条烟的人情往来。看似不起眼的‘小意思’,实则是腐蚀初心的‘糖衣炮弹’。”她结合案例逐一剖析,从思想防线失守到行为失控的演变过程,剖析深刻、发人深省。

随后,全体人员共同研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进一步明确公务活动规范要求,强化勤俭节约意识,树牢过“紧日子”思想,确保将每一笔财政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廉政党课:以网格化治理织密监督网

“同志们,结合刚才走过的红军路,现在我们的干部队伍里是否存在‘软钉子’‘微腐败’?”陈国宁在廉政党课中抛出尖锐提问。他结合大畈镇实际提出“三问三查”要求:问党性纯度、查是否存在隐形变异“四风”;问担当力度,查是否存在“躺平式”应付群众诉求现象;问作风硬度,查是否存在“雁过拔毛”式侵害群众利益问题。

同时,还重点提到,各村要立即对照自查“三资”管理台账,对资金使用、资产处置、资源分配等关键环节开展全面排查,坚决堵塞廉政风险漏洞。

暮色渐浓,全体干部神情庄重,执笔郑重签下《廉洁从政承诺书》。从重走红色行军路感悟先辈精神,到观看警示教育片筑牢思想防线,这场深度融合历史回望与现实警示的教育实践,不仅让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经历了深刻洗礼,更成为他们将初心使命融入基层工作的生动注脚。

(编辑:张媛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