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阮彦杰)建筑业是通山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2024年,通山县建筑业承压前行、克难奋进,经济效益指标取得新突破。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年完成总产值35.76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排全市第三。在加快发展的同时,通山县还加快绿色建筑成形起势步伐,新增民用建筑项目5个,新建绿色建筑面积比例达70%以上。
扩大建筑工程市场规模
施工车辆穿梭、机械设备轰鸣……。走进华城·澜庭语岸项目现场,工人们铆足干劲,战一线、抢进度、赶工期,一派繁忙景象。2024年,通山兴和建筑有限公司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承接华城·澜庭语岸项目,县住建局第一时间组建专班,参与项目建设全过程技术指导,项目建设周期缩短10%,成本降低5%。工程项目是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通山县加强要素保障,引导更多建筑业企业参与城市更新项目、新基建项目、社会事业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
县内市场深入挖掘,县外市场“走出去”捷报频传。通山县建筑业企业抢抓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政策机遇,在深耕县内建筑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县外市场,目前已在广东、东莞等地承接项目10余个。
建筑业的发展,也为通山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创造了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工增收致富。据统计,2024年,通山县建筑企业共纳税1.4亿元。
狠抓建筑施工质量安全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质量就是抓效益,抓安全就是抓未来。2024年,通山县住建局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扎实推进房屋建筑工程专项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五方责任主体是否到场,是否具备资格?”2024年3月,通山县住建局检查组来到清华府小区项目现场,对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管理人员培训、高空作业、建筑起重机械使用以及监理单位履职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现场提出整改意见,要求施工企业限期整改。
以点带面,一窥全貌。据统计,2024年,通山县住建局开展检查19次,累计排查质量、安全隐患350处,下达《停工通知书》1份、《限期整改通知单》94份,均已督促整改到位。紧抓关键岗位人员安全意识培训工作,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指导在建项目开展应急逃生演练4次,对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从业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2次,全年施工现场环境进一步改善,没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力度
质量安全是灵魂,管理是手段。通山县住建局依托全省“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不断加强对建筑行业管理力度,认真把好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保障工程整体建设水平。这一年,先后组织开展了常态化扫黑除恶、“三包一挂”、根治欠薪等整治行动,精准发力、压茬推进,提升监管质效。累计发放扫黑除恶宣传册500份,未发现涉黑、涉恶问题;发布建筑市场诚信建设“红黑榜”名单,约谈涉嫌“三包一挂”违法违规企业3家;协调解决8起建筑工地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涉及人员10人、金额28.5万元,清欠率达100%。
优化建筑市场发展环境
“五证同发政策真的减少了办事时间,让我公司也尝到了‘甜头’。”2024年,通山腾达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成雪萍经理来到通山县政务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综合审批窗口,一次性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设计方案批复、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不动产权证等“五证”,成为通山县首例“拿地即开工”五证同发项目。近年来特别是2024年以来,通山县住建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为切入点,全面梳理优化审批流程,在事项、环节、时限、材料上做减法,打通难点堵点,最大限度缩短业务办理时限。目前,通山县在办理施工许可和联合验收时限分别压缩至1个和8工作日,打破了项目建设初期瓶颈,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此外,通山县还从财税政策上,给予建筑业企业真金白银的支持。出台《施工总承包企业经济发展激励办法》,已发放奖励资金10余万元,助推建筑业企业发展。2024年,通山县晋升一级企业1家,建筑业“四上”企业总数达22家。
(编辑:阮百川 二审:徐唐生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