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王能朗 程慧)走进通山县大路乡境内,人们便会被这里的干部群众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大搞林特开发,大抓项目建设的热天的场面所吸引。塘下村2公里长的沿路商铺宾客盈门,界水岭村“孔雀山寨”游人不断,杨狮坑村百亩油菜花、蔬菜大棚一个连接一个,沿路的花卉苗木绿叶满叶……
大路乡与通山县城相邻,是通山县城郊经济发展核心区。该乡党委主要负责人说:“我们带领干群走‘三靠’发展乡村振兴之路,不仅要让农民荷包‘暖’、仓储满,更要让村庄优美,家家致富奔小康。”
靠养殖业起步,使牛羊成群鱼满塘。该乡积极引导农民门前养鱼、院内养鸡、圈内养猪,在全乡实施“一百千”工程,做到家养10头猪,户养百只鸡,池养千尾鱼,全乡有3240户人家从事养殖业,仅此一项家庭年收入达6000元。
靠种植业脱贫,使竹木成林果满园。该乡按照“高山杉、坡地茶、平地花”的规划,狠抓咸通、通南公路两线林特基地的建设,全乡建起五大农业基地,即杨狮坑村100亩油菜基地,寺下村100亩产粮基地,界水岭村100亩林木基地,咸通线的100亩水果基地,坳上焦村的100亩楠竹基地。现在该乡基本上形成高山植杉竹,坡地栽水果,平地种蔬果的特色生态农业格局。
创建特色乡村,使人间春色拂满园。该乡积极实施”一村一品”,认真培育特色小镇,把特色做特又作响上下功夫,将界水岭村打造“孔雀山寨”旅游区,将杨狮坑打造成油菜花海观光点,将吴田村打造成“王明璠”文化教育基地,将塘下村打造成商贸物流集散地,使这些特色乡村成为人们游玩观光,物流交易地,引得财源滚滚来。
(编辑:张洁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