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顺利完成2025年首例跨省远程异地开评标工作

云上通山报道:(全媒体记者 王姚 通讯员 邓带群 邹丽英 张冬元)4月10日,通山城区排水防涝提升工程(二期)项目在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完成今年我县首例跨省远程异地开、评标工作,该项目是我县重大民生项目,项目概算2.80亿元。

为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举措,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断探索交易模式,优化软件、硬件设施,持续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工作,联合评标模式从跨县、跨市、跨省逐步突破,目前已与陕西咸阳、江西南城、河南新乡等地交易中心签订联合评标合作协议,不断扩大“朋友圈”,有效解决评标过程中专家资源不足、“熟面孔”、“人情分”等问题,提高了项目评审的公平性、公正性,也为从源头防腐增加一道“防火墙”。该项工作不仅是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的发展需要,也是有效规避围标、串标的重要手段。

今年以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围绕县委、县政府部署的工作任务,聚焦重点项目,以全时在线服务、专业业务指引、完善系统功能为抓手,做好进场登记“随来随办”,公告公示“随定随发”。共受理项目36个,总金额15.72亿元,从未收到投诉质疑,实现服务对象“零投诉”。所有交易项目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过程可回溯、数据推送无缝对接到省发改委的公共服务平台、不见面开标率、规模标准内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均以达到100%,免收投标保证金2563.98万元、免收履约保证金15.32亿元,免收交易平台服务费107.25万元,为各投标人节约差旅费、办公费44.10万元,获得社会各方的信任和认可。

下一步,中心将立足规范优化项目交易流程,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质效,在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放管服”改革方面持续发力,切实让交易主体“零跑路”,健全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机制建设,协助综合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完善标后履约监管责任体制,推进部门联动落到实处,积极构建打击围标串标、转包和非法分包的有效举措和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我县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服务水平和市场评价指数,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辑:阮百川  二审:唐成  终审: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