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迎宾路小学:开展“手作青团·品味春天”实践活动

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谭晓芬)花谢春浓,艾草芬芳。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体验节气民俗魅力,4月3日下午,县迎宾路小学409中队于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手作青团·品味春天”劳动实践活动。孩子们在揉捏搓团中感受传统美食的温度,于欢声笑语里触摸清明文化的脉络。

活动伊始,班主任阮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课件,带领孩子们走进“青团的前世今生”。从《周礼》中记载的“寒食禁火”习俗,到江南“清明粿”的演变;从艾草清热解毒的药用价值,到青团“一口春天”的寓意……孩子们瞪大双眼,认真倾听,不时发出惊叹:“原来小小的青团藏着这么多故事!”

活动现场,课堂摇身一变成为热闹的 “小厨房”。老师们提前准备好制作青团的材料,糯米粉、艾草汁、豆沙馅、腊肉馅、蛋黄馅等一应俱全。在详细讲解了青团制作方法和技巧后,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动手尝试。

孩子们八人一组,分工协作,手上的动作虽然有点生涩,但专注的眼神里满是期待。偶有几个调皮的面团漏了馅,但孩子们丝毫不气馁,重新制作。很快,一个个“不太完美却充满心意的”青团被挨个摆在了托盘上,等待着入锅。

蒸笼雾气袅袅,教室里弥漫着艾草的清香。“哇!好香啊!“随着老师揭开蒸锅,热气腾腾的青团瞬间引来了孩子们的阵阵欢呼。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互相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品尝着亲手制作的美食。绿油油的青团映衬着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这一幕将成为他们童年记忆中最温暖的画面之一。

不过,最温馨的一幕是,孩子们将亲手制作的青团送给保安叔叔,稚嫩童声暖人心扉:“叔叔们辛苦了,请您尝尝春天的味道!”

活动尾声,同学们用保鲜袋包裹剩余的青团,回家与家长一起分享这份甜蜜。这场融合劳动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实践活动,不仅让传统节日从课本走向生活,更在团队协作中传递着跨越千年的文化温度。当孩子们的手掌沾满艾草香,文化传承的种子便真正扎下了根。

(实习编辑:刘熙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