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视丨咸宁通山:深耕监督“责任田” 高位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云上通山报道:(咸宁台 张耀 李欣 通山台 通讯员 李超 许晓娟高标准农田建设关乎粮食安全大局,也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咸宁市通山县纪委监委严格落实监督主责,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等“国之大者”强化监督检查,运用“全周期管理”理念,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合力推动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阳春三月,通山县大畈镇西泉村高标准农田施工现场机械轰鸣,挖掘机正在清运积土,工人忙着堆砌水沟,抢抓晴好天气修筑灌排沟渠。

程书民

通山县大畈镇

西泉村

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以前我们村有100余亩基本农田一直荒废,经过改造以后,不仅播种、施肥方便了很多,而且也减少了老百姓的种植成本。

面对前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西泉村村支书程书民介绍道,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当地群众种田难题得以解决。

张明华

通山县农业农村局

三级主任科员

去年,我县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共2万亩,总投资5300万元,2025年我们将计划改造提升和新建高标准农田2.5万亩,内容涵盖土地平整、物联网监测系统、节水灌溉等多方面的内容。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面积广、项目资金量大、廉政风险大、群众关注度高,对此,通山县纪委监委统筹“室组地”三级监督力量,通过下沉一线走访、摆摊设点接访、屋场会等方式,全面摸排高标准农田建设在项目招投标是否合规、工程质量是否合格、监管责任是否落实、群众评价是否满意等“十个是否”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与此同时,派出纪检监察组发挥“探头”作用,依托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构建覆盖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的监督网络,聚焦项目管护关键环节,重点整治擅自改变农田用途、“非粮化”“非农化”及建设管理问题,对督查发现的个别工程进度缓慢、现场监理人员业务素质不达标等问题,及时梳理反馈给责任单位,督促其不回避、不护短,迅速列出问题清单、落实整改举措,确保问题真改、实改。

徐德兴

通山县纪委监委

派出第八

纪检监察组

截至目前,对2019年以来批复建设的12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展排查整改“回头看”,共排查出施工建设标准不高、后期使用管护不到位等方面44个问题,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

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分靠建、七分靠管”。通山县纪委监委压实县农业农村局建管养护责任,督促修订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制度》《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办法》等制度机制,构建“业主监管、专业监理、过程质检、镇村监督、群众参与”的五位一体监管模式,确保高标准农田规范建设、良田粮用。

(实习编辑:刘熙  二审:孟军  终审:唐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