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全媒体记者 王姚 见习记者 阮班浩)初春时节,滨湖小镇燕厦乡风景如画。金灿灿的油菜花田铺展成海,粉白相间的桃花林孕育着产业生机,连片的柚子树郁郁葱葱……依托生态资源禀赋,“一村一特色、产业遍地兴”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成龙村500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金黄色的油菜花正值盛花期。这片示范基地由县委、县政府统一规划管理,从选种、播种到田间管护全程采用机械化作业,农户无需参与种植,既省心省力,又保障了粮食生产。
江兰英
成龙村村民
去年有两亩多田,打了一百八九十斤菜籽油,我今年又增加了一亩田,可能今年的产量还要高一点、要好一点。政府好,肥料、药都来打。
舒柳香
成龙村
党支部书记
总共有两百多户参与了种植,我们成龙村的百姓就负责收获,每户的收益在2000块钱左右。
新铺村的150亩桃花基地里,粉红的桃花开得正艳,山脚下百亩鱼塘碧波荡漾。在退休老干部的牵头下,通过引入社会资本,从前撂荒地得以盘活利用。村民不仅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稳定收益,更在农忙时节获得就近就业机会。新铺村村支书告诉记者,桃林授粉、鲜桃采摘及鱼塘起鱼时节,每年还可带动周边村民灵活就业400余人次。
陈绪炳
新铺村
党支部书记
250亩(租出去)村里收入总共是两万多块,我们村里也积极支持他,把路修好了,(让)我们的产品、农副产品都能更好的销售出去。
成传学
香满园农业发展
有限公司负责人
因为我是在新铺村出生的,返乡为乡里做一点事情,为地方带来一点产业发展。我这个鱼池今年养鱼大概是10万斤左右,当地村民给的工资大概是在十万块钱左右,用工的工人每天一百五,天晴了都有事做。
在金坑村的湖心岛上,650亩柑橘园已悄然换上嫩绿春装。依托富水湖独特的生态优势,金宏家庭农场孕育出的三红柚、纽荷尔脐橙等特色品种,以其皮薄多汁、酸甜适中的品质远近闻名。近年来,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基地带动周边200多户村民共同发展,户均年增收达7800元。
王文超
通山县
金宏家庭农场
负责人
当初到这里来这全部都是荒山,为了带动当地老百姓就业,把荒山变为了果园,年产值可以的话一年有二三十万元,当地的涉及到几个组,老百姓他愿意来的就来,工钱是一百五一天。
近年来,燕厦乡围绕白茶培育、农旅融合、水果种植等特色产业发展,持续夯实产业根基。扶持金宏家庭农场、富创水果、香满园等基地打造成小而精、特而优的高品质观光采摘园,让特色产业成为群众致富和村集体增收的有效载体。
(编辑:张洁 二审:唐成 终审:唐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