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点点星辉,集火成炬;凡人微光,温暖四方。为深入贯彻全县宣传工作会议精神,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和县委网信办的指导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通山更多好人事迹“亮起来”,从而激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今天播发《凡人善举》栏目第五期。
云上通山报道:(全媒体记者 明洁 方雷 见习记者 袁诚 黄崇登 程金兰)在通山县实验小学,有一位备受学生和家长尊敬的负责人,她叫翟爱青。30多个教育春秋,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在她的手中徐徐展开,见证着她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初心与使命,更深刻诠释着她作为共产党员的担当与作为。
在她眼中,一所有着强劲发展潜力的学校,真正打动人心的,不是华丽的校舍,不是先进的教学设备,而是看到每一个学生在教育关爱下的成长与变化。她热爱学生,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深沉情感,时刻把爱岗、敬业、爱学生的赤诚之心融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之中。她用自己的真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用爱心去温暖学生的心灵,用工作责任心去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这些年,翟爱青持续不断地关爱留守儿童。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们,在她的眼中如同需要呵护的幼苗。她时常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在她的努力下,留守儿童们不再感到孤单和无助,他们在学校里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翟爱青
通山县
实验小学负责人
我常常对学生们说,论年龄我是你们的长辈,在内心也把你们当成我的孩子,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我。
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翟爱青更是伸出援手,给予资助。而当有学生罹患大病时,翟爱青更是心急如焚。她积极组织学校师生为患病学生捐款,四处奔走寻求帮助。她的行动让患病学生和他们的家庭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力量,也让整个校园充满了温情。
2020年9月,四年级一位王同学身患白血病无钱医治,家长心急如焚束手无策。翟爱青闻听消息,第一时间组织全校师生积极捐款,很快筹集到第一期医疗费用,为家长解决了燃眉之急。后续骨髓移植配型成功,但需要巨额医疗费,又是翟爱青带着家长多方筹集爱心捐助资金。在大家的爱心帮助下,王同学成功治愈出院。家长带着锦旗送到翟爱青手中,激动地说:“翟老师,您就是我孩子的救命恩人!现在孩子治好了,我们再把他送到您的手中教育他成人成才,不辜负大家的爱心帮助。”此时,家长与翟爱青的手紧紧相握,都流下了欣慰的泪水。翟爱青对学生送温暖、送教上门之类的事例太多太多……
此外,翟爱青还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她邀请心理专家来校讲座,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培训,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多年来,翟爱青始终站在教育这一块精神高地上,把爱毫无保留地交给孩子,把青春与生命交付给这片热土。她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她又像一位辛勤的园丁,精心呵护着每一株幼苗的成长。
翟爱青的特长就是在学生自己找不到希望时,能以挚爱的人格和独具的慧眼,开掘出学生身上深藏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在每个学生身上打开一扇最易打开的窗子,找准潜能引爆的最佳点,让学生展示一下从来没有展示过的才能,品尝成功的幸福,产生再成功的动力,使每个学生的“潜在智能”变成“显性智能”。她主讲的《神奇的七巧板》获国家级优质课一等奖、《布贴画——熊猫》获市优质课一等奖,《追求常态课的教学效果》在刊物《新课堂》上发表。
在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翟爱青忙碌的身影。她穿梭于各个教室之间,关注着课堂上学生们的表现;她与老师们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业成绩,更注重他们品德的养成和身心健康的发展。
翟爱青
通山县
实验小学负责人
教育是阳光的事业,学生是明天的太阳,我们教师的职业就是与阳光站在一起。30多年来,我把青春和热血洒在了教育这片热土,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事业,只有脚踏实地,才能长成山区教育系统最美的长青树。
翟爱青,这位山区教育的守护者与孩子们的引路人,用30多年的教育生涯,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情怀与共产党员的担当。在她的带领下,通山县实验小学不仅在教学成绩上屡创佳绩,更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她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先进工作者、湖北省美术学科优秀老师、湖北省劳动与技术教育优秀教师、中国少年科学院优秀科技教师、第三届“中国好校长优秀奖”等殊荣。
她的故事,是一曲关于爱与奉献的赞歌,是一幅描绘山区教育希望的画卷。她也将继续在教育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成为教育系统那棵最美的长青树,永远为孩子们遮风挡雨,指引方向。
(编辑:张媛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