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自诉丨草地上的牛奶——我与患者的故事

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王琼燕)叙事护理,是一种通过叙事手段,将护理过程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护理模式。它强调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的互动和交流,倾听他们的故事,理解他们的情感,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加贴心、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大年初四的清晨,消毒水的气味中夹杂着几丝残留的年味。我刚换好工作服准备接班,走廊里便传来一阵喧闹声。我快步走到护士站门口,发现是3床的病人在怒气冲冲地质疑住院费用。他穿着褐色的棉袄,领子歪斜着,口罩上方露出的眼睛布满血丝,声音里透着不满:“你们给我解释清楚,为什么我在手机上查到的费用这么多?我根本没打这些药,为什么要收费?”远远地,我能看到他眼角的皱纹因愤怒而颤抖。

我立刻上前,轻声请他进护士站坐下,并为他倒了一杯热水。我平静地说:“叔叔,您别着急,我来帮您看看。”他递过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三天前的费用清单。他指着屏幕,语气激动:“你看,治疗费、护理费,怎么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大年初一我根本没来打针,为什么还有费用?”

我打开电脑系统,找到他那天的医嘱,耐心解释道:“叔叔,您看,那天的药费已经退了。医生根据您的病情调整了医嘱,换了药。我们那天领取了第二天的药品,所以手机上显示的费用会多一些。这是电脑系统里的费用清单,每一项都和医嘱对得上。”他眯着眼睛看了看屏幕,似乎还有些疑惑:“我看不清楚这些,但你这么说我大概明白了。你把费用写在纸上,我拿回去慢慢对。”

为了让叔叔更清楚地理解,我抽出现金缴费单的背面,用钢笔画了一个简单的流程图。我一边画,一边解释:“您看,医嘱系统和药品申领会有时差。我们提前领取药品,但实际使用时可能会调整,所以手机端的费用会滞后显示。”他的视线顺着我画的箭头游走,似乎还有些疑惑:“我看不清楚这些,但你这么说我大概明白了。你把费用写在纸上,我拿回去慢慢对。”我点点头:“费用明细项目比较多,您先回去打针,待会儿我把清单打印出来送给您。”安顿好他后,我回到护士站,将他的住院费用明细打印出来,再次来到他的病床前。我把清单递给他,一项一项地解释:“叔叔,这是您入院以来的所有费用明细,包括用过的药和检查项目。您看,这些药的数量和检查项目是不是都对得上?”随着我的解释,他的眉头渐渐舒展,语气也缓和下来:“我也没有不相信你们,只是这些清单我看不懂。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也理解你们了。”

我笑着回应:“您放心,有任何不懂的随时问我们。您有疑问很正常,我非常理解。您也看到了,我们绝对不会乱收费。大过年的,给您说声新年好,祝您早日康复!”他连连点头,脸上露出笑容:“谢谢!谢谢!你们工作也辛苦,把事情说清楚就行了,我理解你们的。”

一周后的一天,我正在电脑前工作,他来到护士站,问我能不能把手机号码告诉他。我说可以把科室的号码存到他手机里,方便他随时联系。他却坚持:“我就留你的号码,以后有事可以问你。”我答应了。

第二天早上,我在家休息时接到他的电话。他说给我带了点东西,放在床头柜里,等我上班时记得去拿。我连忙拒绝:“叔叔,我不能收您的东西,这都是我的工作职责,您不用客气!”他笑了笑,没再多说。

隔天早上交完班,他把我拉到科室外,指着门口的草地说:“小王,东西在草地上,一点心意,你必须收下。我都提来几次了,今天绝不提回去了。你就像我女儿一样,别再推辞了,我要回去打针了。”说完,他转身快步回了病房。我愣在原地,看着草地上那箱牛奶,心里五味杂陈。

后来,我特意挑选了一些礼品去看望他。他无奈地笑了笑:“你这小姑娘,规矩真多!”我笑着祝他早日康复。窗外寒风凛冽,病房里却温暖如春。

在这个呼吸都带着计量单位的空间里,最昂贵的处方或许就是停下来,让某个惶惑的灵魂看见:那些跳动的数字背后,始终有温度在流转。而护理的本质,也不仅仅是执行医嘱,更是用耐心和细心去化解患者的疑虑,用真诚和温暖去抚慰他们的心灵。

窗外的梧桐树枯枝正在抽芽,病房里见证着无数悲欢。那一刻,我忽然读懂了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当我们脱下工作服、摘下口罩,彼此看见的瞬间,那些倔强的、柔软的、滚烫的人间温度,才是穿透疾病阴霾的真正良药。

我会永远记得,在那个被晨露打湿的清晨,草地上那个小心翼翼放置的谢意,让我领悟到:最好的医患关系,并非单向的救治与依赖,而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旅程。

(编辑:阮百川  二审:孟军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