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让一座城市变得“可爱”,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一顿美食而奔赴一座城。
刚刚过去的蛇年春节,武汉餐饮市场“一桌难求”的盛况登上热搜。从江汉路上烟火巷里的特色小吃到东湖畔的高端宴席,从热气腾腾的排骨藕汤到鱼骨酥脆可嚼的红焖武昌鱼,湖北全省零售业和餐饮业以313.2亿元的假日交易额,交出一份亮眼答卷,其中餐饮业累计交易额比2024年春节假期增长8.21%。湖北省商务厅公布的另一份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限额以上住宿餐饮营业额达1083.04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餐饮营业额867.91亿元,同比增长10%。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2025年湖北“新春第一会”提出,实施消费扩容提能行动。在扩内需促消费的背景下,湖北这片“荆”津有味的热土,正凭借政策赋能、文化传承、品牌创新与产业融合,推动餐饮业从“地域特色”向“全国标杆”迈进。
政策红利:消费券点燃“烟火气”
餐饮业的繁荣,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撑。2024年12月28日起,湖北省在全省多批次发放1亿元2025年“惠购湖北”零售餐饮消费券,直接带动春节餐饮交易额增长8.21%。武汉市同步推出3200万元“为您团圆加道菜”助餐券,激发年夜饭市场活力——湖锦酒楼、三五醇等老字号餐厅年夜饭预订量同比增长27%,武汉餐厅年饭消费超过70万桌。
“消费券不仅降低用餐成本,更释放了市民的消费热情。”武汉餐饮业协会会长刘国梁表示,政策叠加春晚效应,吸引大量外地游客涌入武汉。汉口里复刻的“春晚同款长桌宴”日均接待3000人次,黄鹤楼、归元寺等景区周边餐饮上座率达140%,餐饮业成为城市活力的“晴雨表”。
文化破圈:楚菜传承中的创新密码
“不吃武昌鱼,不算到武汉。”在渔歌·武昌鱼艺术餐厅,一道需耗时10小时制作的“传承红焖武昌鱼”连续两年斩获黑珍珠“年度菜品奖”。主厨姬朋举介绍,这道菜融合楚菜非遗技艺与粤菜焖制手法,鱼骨酥脆可食,让传统名菜焕发新意。
楚菜的突围,是湖北餐饮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缩影。从武汉十大名菜、宜昌十大名菜评选到“楚菜美食地图”上线,从非遗美食体验馆到沉浸式楚文化餐厅,湖北正将地域特色转化为品牌竞争力。如艳阳天打造的“楚菜美食剧场”,食客身着汉服品佳肴、观楚舞,日均翻台率达95%;宜昌“燕沙云禧宴”以楚国宫廷为场景,结合漆扇、投壶等非遗体验,开业即成“网红打卡地”。
“餐饮不仅是果腹,更是文化体验。”湖滨客舍主厨余明华坦言,餐厅专设“讲菜师”为外地游客解读菜品背后的荆楚故事,“让美食从舌尖直抵心间”。
品牌崛起:从“本地老字号”到“全国标杆”
湖北餐饮业的崛起,离不开本土品牌的强势发力与外来品牌的“首店效应”。2024年,肥肥虾庄、靓靓蒸虾凭借小龙虾单品跻身“荆楚餐饮标杆品牌”,年营收增幅超30%;周黑鸭从卤味小摊发展为全国连锁,入选“中国餐饮品牌力百强”。与此同时,CHARLIE TOWN红茶公司、广州“点都德”等区域首店接连落户武汉,带动商圈餐饮消费增长63%。
高端餐饮的突破更是一大亮点。2025年黑珍珠餐厅指南中,武汉5家餐厅上榜,粗茶淡饭·壹号餐房、湖滨客舍连续8年蝉联一钻。这些餐厅以“精致不贵”为理念,推出亲民套餐吸引年轻客群。湖滨客舍的“东湖早茶”上线美团后,省内外订单占比超四成。“黑珍珠榜单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我们要让世界看到楚菜的精致与包容。”湖滨客舍主厨余明华说。
数字赋能:年轻客群重塑消费生态
“95后、00后通过线上完成70%的餐饮决策。”美团数据显示,2024年黑珍珠餐厅在线交易率升至64%,年轻消费者占比增长8.5个百分点。数字化转型成为餐饮业必修课:湘菜品牌费大厨武汉首店通过短视频平台引流,日均取号超1000桌;聚翁餐厅推出“屏店互动”服务,线上线下联动配送预制菜,营收增长35%。
消费场景的拓展同样是引流的关键。武商梦时代“楚风汉味”美食街还原老武汉码头风情,年客流超850万人次;宜昌“谷雨山居”将悬崖景观与巴楚宴席结合,成为文旅融合新地标。“新时代餐饮必须‘卷’体验。”湖北聚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大菊认为,“情绪价值”正取代“性价比”,成为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核心。
产业融合:餐饮撬动“大消费”格局
湖北餐饮业的爆发,与文旅、商业、农业的深度融合密不可分。宜昌借“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机遇,新开餐饮名店40多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全省第三;潜江依托“中国小龙虾之乡”招牌,打造从养殖、加工到餐饮的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800亿元。
2025年3月,湖北省商务厅将在汉举办“中华美食荟”活动,邀请全国餐饮品牌入鄂,进一步激活消费潜力。“餐饮是‘流量入口’,能带动旅游、零售、文化等多领域增长。”湖北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推动楚菜标准化、品牌化,培育更多“出圈”IP。
从市井小馆到黑珍珠餐厅,从传统小吃到国宴名菜,湖北餐饮业正以文化为根、创新为翼,在守正与突破中寻找平衡。当一碗藕汤登上春晚、一条武昌鱼征服食客、一只小龙虾撬动产业,荆楚大地的“食”力已不仅是味觉盛宴,更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未来,如何让楚菜从“网红”变“长红”,从“出圈”到“出海”,将是湖北餐饮业的下一个课题。
来源:垄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