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堂】县中医医院第三期特别节目丨 雨水节气 ——县中医医院内一科护士长沈海英访谈


主持人:

亲爱的观众朋友、听众朋友、还有亲爱的云友们大家好,这里是调频99.3兆赫“通山之声”为您推出的健康养生访谈栏目《中医养生堂》。我是县融媒体中心主持人李伟豪。坐在我身边的这位是县中医医院内一科护士长沈海英,您好,欢迎您。当下正值雨水时节,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标志着春季的到来。那么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我们在雨水时节应该怎样做?今天我们就请沈护士长向大家讲解一下。

主持人:

沈护士长,当前正值雨水时节,天气逐渐回暧,同时降水量增多,那么在我们雨水时节,养生的重点是什么呢?

嘉宾:

好的,在一年四季中,气温、气流、气压等气象要素变化最无常的季节就是春季。经常是白天阳光和煦,“暖风熏得游人醉”,而早晚却寒气袭人,让人倍感“春寒料峭”。这种使人难以适应的“善变”天气,就是通常所说的“倒春寒”。特别是早春时节,这种气候特点表现得尤为明显,所以我们在雨水时节应该注意暖身,特别是老人、儿童、妇女。

主持人:

嗯,雨水应该以暖身为主。那么请问沈护士长,雨水时节又应该如何来暖身呢?

嘉宾:

好的,主持人!在起居养生中我们讲究春捂防寒,我们在饮食上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多食暖身第一肉:羊肉,暖身第一果:山楂,暖身第一菜:芹菜,暖身第一零食:栗子,暖身第一饮:红糖水,暖身第一杂粮:红薯,暖身第一黑:黑芝麻等。

主持人:

好的,谢谢沈护士长的讲解。刚刚您介绍的都是食物调理,那沈护士长,对于平时喜欢喝茶的人来说,有哪些适合在雨水时节喝的代茶饮呢?

嘉宾:

好的,在“倒春寒”时期体弱者要注意防寒,中医采用黄芪防风防寒茶,取黄芪30克、防风10克、鲜生姜5克,洗净晾干,置于开水杯中用滚开水浸泡30分钟,分次当茶饮用。适用于体质薄弱,易于感风受寒的感冒者,具有益气祛风防寒的作用。

西洋参茶:原料包括西洋参3~6克。将西洋参放入杯中,沸水冲泡后滤汁,可根据个人口感喜好添加蜂蜜调味。此茶饮具有益气固本、养阴生津的功效,适合阴虚口干、视力减退、头晕乏力、失眠多梦者。

主持人:

好的,沈护士长,我们都知道“倒春寒”时湿气及寒气较重,咱们中医讲究穴位调理,那么雨水节气我们应该注意按揉哪些穴位呢?

嘉宾:

好的,我们在前面有提到春捂防寒。春捂,我们应该养护的第一个穴位是神门穴,在腕横纹上,手小指一侧腕下方肌腱的里侧。每天可用拇指反复点按神门穴30次。第二个穴位是腰眼,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约3.5寸凹陷中。第三个穴位是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约1.5寸,腰眼和肾俞穴可点按,也可两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压揉,顺时针9次,逆时钟9次,如此连做36次。起到温暖肾阳的作用。第四个穴位是神阙,也就是肚脐,艾灸这个穴位可以鼓舞脾胃阳气。

主持人:

好的,沈护士长讲解得非常详细,而且也给我们指出了相关的穴位所在,对我们的春捂的调理是有一定的帮助的。我们都知道中医药膳的调理,那在春捂上我们应该采用哪些药膳来进行调理驱寒保暖呢?

嘉宾:

好的,我们前面介绍了几种暖身的食物,再介绍几款中药膳食。我们首选的是生姜炖羊肉:主要食材包括羊肉、生姜和当归。羊肉温阳养血,生姜温通散寒,当归活血、补血、润燥。此药膳适用于倒春寒时节,有助于温中补虚祛寒。

三七丹参兔肉汤:原料包括三七10克、丹参15克、兔肉250克。这道药膳具有活血化瘀、强心安神的作用,适合倒春寒时节食用。

主持人:

非常感谢沈护士长的推荐,听了沈护士长对于雨水节气的养生之法,对我们应对“倒春寒”有了很大的帮助,在此后,县中医医院专家还会陆续做客我们演播室,为大家讲述专业的疾病预防控制知识和当下时节的养生保健途径。再次感谢沈护士长做客我们本期的《中医养生堂》栏目,也感谢观众朋友的收听、收看,我们 “惊蛰”见。

嘉宾:

谢谢大家,再见!

(实习编辑:刘熙  二审:徐唐生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