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咸宁台 罗世喜 通山台 王贤波 唐成 袁诚)1月29,农历大年初一,通山县洪港镇江源村举行第四届板凳龙活动,400余村民舞动249米长的“板凳龙灯”,共同庆祝新春佳节的来临。
板凳龙灯是一项传统民间文艺活动,分为龙头、龙身、龙尾三大部分,其中龙身由许多节特制的板凳组成,板与板之间用一根木棍串连。江源村有过年舞板凳龙的传统,59岁的村民王洁连续参加了四届板凳龙活动。今年,王洁把这份手艺手把手传授给19岁的儿子王云锋。
王云锋
通山县洪港镇
江源村村民
因为这个板凳龙,是我们江源村的一个特殊活动。我们作为年轻一代,应该去继承老一代他们传承下来的衣钵。然后,我们年轻一代去参加举行这个活动,一代一代的继承下去。
下午5点,村民们提着精心制作的龙身出发,汇聚在宗祠里。随后,龙身和龙头、龙尾串联,形成一整条龙。在举行了简短的发龙仪式后,板凳龙从宗祠出发,开启了一年一度的村中“巡游”。活动中,这条由176节板凳组成,长达249米的”火龙”在村中串户走巷,所到之处,家家户户燃放鞭炮接龙祈福。
王定权
通山县洪港镇
江源村村民
这个板凳龙,引进以后通过家乡的发展,总结为三点,第一个是团结了我们全村乡贤人民的这个凝聚力,第二个是造成了这个乡村的影响力。更重要的一点是为我们这个农村发展带来的一种动力。
今年,举办方邀请了不少外乡人参加,不少游客还慕名前来观摩。
邓红
江西南昌游客
我来自江西南昌,来到这边的话,确确实实让我感受到这边的凝聚力非常的和谐。这个板凳龙真的好震撼。
据了解,板凳龙起于汉代,历史悠久。江源板凳龙活动由该村在外经商的村民王定钊发起,是借鉴江西南昌板凳龙舞法创新而成。
王定钊
通山县洪港镇
江源村板凳龙
活动发起人
我们通过板凳龙这个活动,为我们江源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大的得到了提升。那么同时呢,板凳龙就是我们江源村的文化自信。通过这一次,我们中国春节入选了世界非物质化遗产名录,让我们更好地传承龙的非遗文化,更加的有激励,让我们更加的有信心。
(编辑:张洁 二审:孟军 终审:唐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