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㊳】守绿先守心 山青人自清 九宫山保护区以党风政风引领生态文明

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张凯)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小源口管理站值班室内已响起此起彼伏的对讲机声。

站长徐臣树将印有纪律要求的《作风手册》递给干部职工,扉页上“深山守绿更需守心”的字迹格外醒目。党的十八大以来,九宫山自然保护区以党风政风建设为抓手,让清风正气与苍翠林海相映生辉。

纪律严明筑防线

“严禁任何形式的打牌、赌博”。春节前夕,全县召开工作作风纪律会议。会后,九宫山保护区第一时间召集所有二级单位进行传达学习。在小源口管理站门口,站长徐臣树特意将规定打印张贴:“越是山高路远,越要绷紧纪律弦。”

纪律教育融入日常点滴。各管理站将党课搬到巡山路上,在管护点上开展廉政“微课堂”。2024年九宫山工委全面开展的“作风提升月”中,资源保护支部28名党员干部自查整改问题11项,各管理站开支同比下降13%。站里职工熊海波指着公示栏上的公益林资金明细说:“生态修复资金使用透明,群众的信任比金子还珍贵。”

榜样引领树标杆

在西隅口管理站的墙上,“全市最美护林员”刘炳生夫妇的全家福格外温馨。这对夫妻七年带着孩子守在山里过年,守护近万亩山林,磨破17双胶鞋,保护珍稀植物17种。“他们用脚底板走出了责任。”管理站职工成忠谋边整理资料边说。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深化“先锋领航”行动,设立25个党员示范岗。2024年夏季山火防控中,站长程正发带队72小时挖出千米隔离带,被熏黑的党徽在火光中格外耀眼。“党员就该冲锋在前!”他沙哑的嗓音透着坚毅。

制度创新激活力

西隅口管理站的墙上,流动红旗显得格外耀眼。这项涵盖作风纪律、生态管护等10项指标的考核制度,每两个月通过“日常巡查、群众评议、突击检查”三项评分,让各站点形成“比学赶超”氛围。去年摘得红旗的西隅口管理站,创新的“人防+技防+联防”三级巡护法成效显著。全年成功查处6起盗伐行为、8起捕猎案件,生态事件响应速度提升30%。

“红旗是动力,下步我们要把智能巡护做得更好。”站长程正发调试着新装的红外监测设备说道。该站还建立“问题台账销号制”,将巡护发现的问题按轻重缓急分级处理,确保每项隐患得到有效整改。

清风化雨润乡邻

夜幕降临,九宫山保护区下内港村文化广场响起欢快的山歌声。护林员老周自编的《青山谣》正在上演,72岁的汪阿婆跟着节奏拍手:“保护区的干部职工吃得亏!上次暴雨冲垮猪圈,他们连夜抢修连口水都不喝。”

保护区推行的“生态惠民”工程已初见成效,东港、内港等5个村发展林下种植、生态旅游等项目,建起一幢幢民宿。“春节旅游到我家来住民宿”成为新时尚,线上订单不断,村民增收显著。曾经的伐木工汪建国如今成了护林员:“跟着党员学护林,才知道绿水青山真是金山银山!”

山风掠过九宫山的苍翠林海,巡护车的轰鸣惊起一群白鹇。徐臣树在值班日志中写道:“守山人的初心,就藏在每片新芽的生机里。”当纪律准绳遇上生态守护,这片绿水青山正绽放出文明新气象。

(编辑:谭茜  二审:徐唐生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