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乡愁》聚焦通山 | 今晚八点CCTV-4首播《茅田王氏——琅琊后世 福泽乡邻》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指导,湖北广播电视台纪录片部和中共通山县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4K超高清纪录片,《记住乡愁》第十一季之《茅田王氏——琅琊后世 福泽乡邻》在1月20日20:00亮相CCTV-4中文国际频道,敬请期待。

由中宣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广电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组织拍摄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推出“门楣之上”系列。新一季节目透过门楣、匾额、堂号、以及与之相关的楹联、家谱、家训等文化符号,从文化溯源、文化洞察、文化寻根的角度,展示代代传承的民族精神。

在湖北省通山县洪港镇,全镇近4万人中,王姓就占到了一半。北宋时,琅琊王氏的一支为躲避战乱,迁居到湖北洪港镇的茅田河一带,所以被称为“茅田王氏”,至今已有800多年。仁让助人的家风凝聚成文字,体现在家谱中,镌刻在匾额上,一直影响着王氏后人。


清朝时,亦耕先生王武惁以德报怨,化解与乡邻的矛盾,并写下“慎余”匾,提醒后世子孙与人相处要遇事让一步、有难帮一把。大雪灾之年,王迪光倡议家人省出一半余粮分给受灾的乡邻,与大家共渡难关。


王氏仁让助人的家风不仅影响着子孙后代,也福泽当地村民,大家互相体恤、互帮互助,逐渐形成当地良好的民风。“一家有事百家忙,一家有难百家帮。”

20世纪90年代,王家与比邻而居的成家相互体谅,不为田地争执,延续难得的兄弟情谊。而今,两个家族的年轻人携手保护成氏祖屋。每年春节,两个家族共同舞起板凳龙,成为新的传统。




更多精彩故事,敬请关注今晚八点CCTV-4《记住乡愁》第十一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