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张凯)在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闯王镇,山林郁郁葱葱,仿佛为大地披上了一件翠绿的新衣。山间溪流潺潺流淌,奏响着悦耳的自然乐章,犹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
然而,在这片土地上,近年来悄然兴起了一股摄影热潮,一群村民拿起相机和手机,成为追光逐影的爱好者。
“以前,农村闲时就是打扑克、搓麻将,哪想过干别的?”小源村村民程敬和笑着说,他如今怀揣对摄影的热爱,正忙着准备参加全国林草系统的摄影比赛。
这番话道出了乡村休闲方式的转变。回首过去,村子周边的矿山开采不断,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山上植被被破坏得千疮百孔,尘土飞扬。
“那时,村民们农闲时也没啥别的消遣,生态环境差,娱乐单一,只能靠打牌搓麻打发时间。”程敬和回忆道。
这些年,保护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裸露的矿山,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一点点披上绿装,树木扎根生长,绿草如茵蔓延。野生动物纷纷“回家”,白鹇、麂子在林间嬉戏,鸟儿在枝头欢唱筑巢,珍稀植物也重新焕发生机。
茂盛的森林就在村民的前庭后院,生态好了,村民们接触美景的机会多了,摄影的热情也日益高涨。虽然设备普通,但相机、手机齐上阵,大家乐在其中。
“咱也没啥高档设备,就图个开心,记录家乡的美,看看保护区一天天变好。”同是摄影发烧友的程江河大爷笑着,晃了晃手中的手机。
他们没有获得过什么奖项,也谈不上用专业的角度去分析影像,纯粹因热爱聚在一起。九管会和镇政府都大力支持他们,15人的摄影小分队逐渐壮大起来。
有时,他们还帮助管护站进林子巡护和防火,发现美景就拍,定格家乡的变迁。
保护区负责人感慨地说:“看到村民的变化真高兴,摄影让他们更加关注和珍惜环境。这些作品展示了保护区的魅力,传递了绿色、生态的理念。”
如今,摄影已成为保护区的一张新名片,吸引着众人的目光。未来,相信会有更多人拿起设备,续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编辑:张洁 二审:徐唐生 终审:唐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