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人才风采】V视丨第五期 | 张瑜:绽放在检验检测路上的巾帼花

开篇语: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积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浓厚氛围,通山县委人才办与通山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办《通山人才风采》系列专访,邀请相关领域优秀人才代表讲述在通山发展的心路历程、切身感受,让更多的人才了解通山、融入通山、扎根通山。

云上通山报道:(全媒体记者 明洁 实习记者 文雅 徐聂 徐毅)在通山,她是这个平凡而不平庸群体中的一员,她没有闪耀的头衔,也没有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每天守着冰冷的检验检测机器和复杂的数据,但是她和她的同事们一片丹心为检验,守护着全县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今天,让我们走进这其中的代表,来自通山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的张瑜。

张瑜,中共党员,湖北黄冈人,毕业于湘潭大学,研究生学历,毕业后在深圳某化工公司工作8年,2019年通过通山县招硕引博入职到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现任县公检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主抓业务工作。

张瑜

县公检中心

党组成员

副主任

我是单位引进的第一个研究生,我有幸参与和见证了中心的整个建设发展,经历中心“从零到一”、“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先后参与完成“水质检验检测CMA资质认证”、“食品、粮油检验检测综合实验室改扩建”、“食品、粮油等产品检验检测资质认证”等重点项目建设,今年新检测大楼建设项目已经正式开工建设。

在通山县公共检验检测领域,张瑜就像一位勇敢的开拓者。她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不懈努力,推动着中心不断向前发展,让这个成立时间不到6年的新生机构逐渐成长为守护通山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力量。然而,她与通山的缘分也令人动容,2019年,为兼顾家庭,更多地陪伴孩子成长,张瑜经过再三考量后,决定放弃深圳多年打拼下的事业,回到丈夫的家乡重新出发,如今的她,回首过往,感慨万千。

张瑜

县公检中心

党组成员

副主任

时光如白驹过隙,作为一名外地通山媳妇,嫁到通山12年,19年从深圳回家,这5年来,深切感受到通山的高速发展。这期间最大的变化是心态,从刚回来时的惴惴不安、想试试看,到现在的泰然自若、想扎下根,把工作当成事业在耕耘和奋斗。最让我难忘和铭记的是来自组织和单位的“三大关”——“关联”、“关注”和“关怀”,个人和单位发展相关联,这是入职后领导对我的谆谆教诲,县委、县政府、组织部、所在单位时刻关注着每一位引进人才的成长和发展,组织和单位领导同事对我的关怀,这些是激励我坚持和努力的动力,亦是我成长和发展的养分。我们中心就像一个大家庭,工作氛围和谐、人心团结,高层次人才思想普遍稳定。

从繁华大都市到小县城,身份变了,但是她对工作的热爱没有变。公共检验检测工作对于维护产品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县委县政府重视下,通山县公检中心多批次引进专业技术人员13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2人,其中研究生8人,双一流本科生1人。中心高度重视人才的成长和培养,从政治学习、学习培训、技能提升、交心谈心、团队建设等方面着力,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能力培养和人文关怀上做实做细,用心用情留住人才,锻造了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检验检测人才队伍,承担全县食品药品、农产品质量和工业产品质量等检验检测工作。

张瑜

县公检中心

党组成员

副主任

通山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有我爱的和爱我的人。

张瑜说,就我个人而言,对通山检测行业发展提一点建议:稳扎稳打,建设和发展检测平台,做好专业人才培养,提高检验检测能力水平,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从保障民生防线伊始,到助力通山高质量发展,贡献检测力量。

通山对于张瑜来说,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名,而是她的心灵港湾。这里的发展机遇、组织的关怀以及和谐的工作氛围,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她,让她深深地扎根于此,并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张瑜

县公检中心

党组成员

副主任

我在通山工作五年,这里虽没有城市的华灯璀璨,却能让我收获宁静祥和。通山县委县政府发挥人才引擎驱动作用,夯实好人才发展之基,加强人才政策支撑,加大人才补贴力度,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如果您是通山人欢迎回家,投入家乡建设,如果您是像我一样外乡人,这将是您未来的家,欢迎加入通山这个大家庭。咱们一起为山通水富和美现代化新通山新画卷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张瑜在通山这片土地上收获了成长与幸福,她以亲身经历诠释着通山的发展魅力,以蓬勃热情呼吁着更多人才汇聚通山,共同创造通山更加美好的明天。张瑜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越来越多的外来人才也将在通山发展历程中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记。

(编辑:阮百川  二审:徐唐生  终审:华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