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时光深处的刻痕
作者:张凯
人生海海,行至半途,诸多往事如落叶飘零,在岁月的幽径上层层堆积。
然而,总有那么一些剪影,恰似夜空中最亮的星,成为永不褪色的记忆。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双休的清晨,送罢女儿去往培训班,我像往常那般驱车驶向办公室。车载收音机里,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悠悠流淌而出。
那熟悉的字句,恰似旧友的呢喃,在狭小的车厢内氤氲开来。在过往的岁月里,于出差的列车窗边,于黄昏漫步的小道旁,这篇经典散文屡屡与我相逢,每一次聆听,都似一场心灵的溯源,驱使我在记忆长河里打捞父亲的背影。
那独属于他的、承载着深沉父爱的背影……
我曾很多次写到父亲,可回忆之处,叛逆与倔强,恰似荆棘丛生,横亘在我与父亲之间。直至他溘然长逝,那隔阂仍如坚冰未融,成为我余生都解不开的心结。
十几年过去了,父亲的面容、身形,渐次模糊于岁月的风沙,唯独那个背影,宛如刀刻斧凿,在记忆深处闪着幽光。
那是我见他的最后一面,是命运定格的、最后的诀别画面吧,于当时是全然不知的。
那天,父亲骑着那辆老旧的电动车,载着母亲与大女儿,自外头归来。我在三楼屋内,目光透过防盗网的缝隙急切探去,恰似囚鸟透过牢笼凝视自由,头被禁锢着无法探出,只能自上而下俯瞰,映入眼帘的,是他,父亲的背影。
他身形微佝,似一棵饱经风雨侵蚀却仍挺立的老树,努力撑开一片安宁的荫蔽。那小小的电动车,在他操控下,宛如驯服的老马,小心翼翼地挪着步子,两脚不时轻点地面,稳当且缓慢地朝楼梯间移去,计划着给电动车充电。
他走进楼道,身影没入昏暗之中,我未曾料到,那便是结束,是命运悄然拉上的帷幕。
我住三楼,父亲住二楼,虽不过咫尺距离,却成了此后余生无法跨越的鸿沟。次日,他奔赴武汉姐姐家,自此一去不返,人间的聚散,便是这般猝不及防,徒留我在原地,守着那最后一眼的背影,怅惘追思。
在后来无数个寂静长夜,我常思忖,父子一场,缘何满是遗憾与错过?
恰如龙应台所言:“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到办公室楼下了。该下车了,可我的眼泪却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