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全媒体记者 唐成 程思)初冬的鄂东南通山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橘橙的芬芳香气。
22日,记者走访通山县“枇杷小镇”大畈镇,映入眼帘的是满山遍野的枇杷树,站在山腰放眼望去,一簇簇白色或者淡黄色的枇杷花团,小蜜蜂在树上嗡嗡叫着忙碌地采蜜,形成一幅生意盎然的冬日画卷。漫山遍野的果树上,挂满了黄澄澄、沉甸甸的橘橙,宛如一个个小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桔农们穿梭其中,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11月4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引领前行,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表示,要牢记总书记嘱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感恩奋进加油干,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在通山隐水种养殖合作社枇杷园里,负责人李七松正和十几个农民工穿梭在树丛中,给果树疏花、施肥、修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首先是要发展富民产业”,李七松对此印象深刻。他说,我们的基地有1500亩,带动325户农户种植枇杷,每户年均增收1.5万元。现在就是疏花、施肥、铲草、剪枝,到明年4月份就有枇杷摘了。”大畈枇已成为当地乡村名副其实的“致富果”“振兴果”。我们将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小枇杷做出“大”文章。今年,“大畈枇杷”产销两旺,亩产值达9000元,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2亿元,产业规模效益位居我国中南五省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科技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这几年,科技让大家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过越好。”合作社理事长袁观强喜笑颜开。
三年来,大畈镇隐水村通过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村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容村貌更美了,产业发展势头更好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亲临咸宁时的殷殷嘱托,让我们倍感温暖、倍受鼓舞!”省纪委监委驻隐水村第一书记周斌说,我们将不负重托,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让特色产业更有效益,把村庄建设得更美,共同缔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通山县慈口乡素有“柑橘之乡”的美誉。眼下正是慈口蜜橘采摘时节,记者走进慈口乡石印村,只见亮橙橙的橘子挂满山间枝头,七组村民张远青正忙着采摘。
张远青掰着手指向记者算账,“我家柑橘总共有18亩左右,年产量可以达到6万多斤,全部卖出去可以有7-8万块钱收入。”
河岸上,柑橘上挂满橙红的果实;农场里,银鱼、鳜鱼茁壮生长。慈口乡大力林果和水产两大支柱产业,实现产业增效、百姓增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挖掘特色产业和多种经营潜力”,让慈口乡党委书记金辉对未来充满期待,“我们要走好科技之路、质量之路、品牌之路,全力打造全国知名‘橘谷’,让柑橘树上结出更多‘致富果’。”
为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通山县委、县政府出台了《通山县推进农业六大特色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全县累计投资2亿元。被誉为“六驾马车”的柑橘、枇杷、茶叶、油茶、楠竹、中药材产业正蓬勃发展,从建链、延链,到补链、强链——通山县特色农业产业正在朝着“链”式发展稳步迈进,为乡村振兴蓄力赋能。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催人奋进。我们将持续做好农产品精深加工,能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让特色农业助力‘共同缔造’跑出‘加速度’。”通山县委书记陈洪豪说。
(实习编辑:刘熙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