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深入优化金融融资“获得信贷”便利度,根据县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决定组织全县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拓展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为重点,以落实产权主体为关键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改革创新,探索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的难点问题,完善动产质押品产权制度体系,结合通山实际,创新动产登记新举措,构建完备系统,进一步规范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质押品管理等工作,实现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渠道进一步升级扩大,服务支撑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质押品的可持续利用和优化配置。
(二)基本原则。坚持物权法定、平等保护原则;建立动产质押品产权登记的新体系,发挥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质押品产权的作用,健全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质押品资产产权交易制度,完善动产质押品产权法律体系;明晰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质押品,维护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质押品所有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动产交易安全。
(三)工作目标。扩大交通运输工具、生产设备、活体、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抵押品范围纳入动产押品的目录,推动全县金融机构动产质押融资总额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县政府相关部门强化沟通协调,实现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质押品电子证照系统与动产登记系统接口对接,依法依规探索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实现“一窗受理”;另一方面结合本县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审批办理情况,预判市场抵押前景,积极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加大金融产品创新,以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抵押登记破解巨大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质押品价值背后“企业不敢贷、银行不敢放”的融资难题;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为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登记探索可操作、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二、工作任务
全面调查摸排通山县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质押品渠道,制定政策措施,建立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制度,将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登记纳入动产登记数据库统一管理,落实动产统一登记职责。探索建立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与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质押品工作衔接机制,制定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登记操作流程,开展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试点登记和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信息化建设工作。
三、工作步骤
金融机构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工作从2023年3月开始到2023年12月结束,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23年3月-2023年6月)。制定《通山县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协调机制,启动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工作,召开动员会议,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任务、职责分工、时间节点,推动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3年6月—2023年11月)。1.收集相关资料(2023年7月底前完成)。县政经担保公司联合第三方评估公司负责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质押品审批资料,对取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质押品进行实地查看,整理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地籍调查资料,为确保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合法合规。
(三)升级动产登记模块(2023年8月底前完成)。对现有动产调查系统和动产登记系统进行升级,增设实地调查对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空间数据、调查表数据的采集和更新功能,优化完善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新模块,增设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首次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注销登记等业务,为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登记提供系统支撑。
(四)实现动产登记系统应用(2023年9月底前完成)。确保系统有效衔接,动产登记系统与中征应收帐款系统实现接口对接,动产登记部门在办理业务时对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质押品证等相关信息进行审核,保证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登记时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质押品来源的合法性。
(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2023年10月底前完成)。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质押品证、交易监管和登记信息在实时互通共享。要方便当事人查询业务办理结果,及时开通移动端等多渠道信息查询,方便群众办事。
(六)工作总结阶段(2023年11月-2023年12月)。对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工作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形成汇报材料。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金融办、县财政、县人行、县直金融机构共同组成的通山县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工作工作协调机制,明确贵任要求,落实责任分工,完善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机制,集中力量,加强衔接,确保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工作顺利推进。
(二)压实责任分工。相关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明确任务,主动作为,履职尽责,要建立重大问题及时沟通、日常工作定期通报、相关工作共同研究等工作机制,协同推进各项工作。
(三)提升工作成效。不断完善相关办法与规则,总结提炼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工作中好经验、好做法以及典型案例,充分运用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各类媒介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参与动产融资处置变现渠道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社会各界的参与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