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阮士树 焦元德)“没想到这曾是100多丘田块的袁家畈,如今建成了6丘平平整整的大田,并且刚播种的油菜长势还这么好啊!”这是10月24日下午,正在油菜田间劳动的通山县大畈村隐水村村民郑传宝,对前来检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明华等一行高兴地说。
大畈镇隐水村是省委纪委的驻点,省、县、镇驻村领导根据多数群众的要求,决定解决袁家畈“田块碎片耕作难、渠道损毁灌溉难”,甚至有的农户种田划不来也不愿承包而出现弃荒的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该县农业农村局收到驻村领导和群众的诉求后,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东和副局长张明华等第一时间,带领该局农田建设股人员亲临隐水村进行现场调查。
“这袁家畈就是家门口的水田,涉及4个组、43户、108丘田块。多数群众对改大田很赞成,但也有少数农户认为改好后就不晓得自己原来的田块了,也担心肥田改成瘦田。”隐水村支部书记郑传奇介绍说。
“县农业农村局与驻村领导通过召开屋场会,向农民群众广泛宣传国家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最后这43户家家都签字同意了。我们才开始进行项目设计与工程实施。通过改高田填低田、远处取肥土、施用有机肥、夯实田硬、整修渠道等,前后仅半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袁家畈60多亩整改项目,并且按时播种油菜作物。”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明华介绍说。
今年以来,通山县农业农村局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小田畈、小山垅水田的耕作条件,为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通过整合相关涉农项目,解决农民群众急需要求解决的“近田难耕种、远田又撂荒、种田效益低”等问题。
特别是农民收割完中稻后,该县掀起了一股农田建设、秋播生产等热潮,全县各地像隐水村这样的民生项目工程有40多处,在施工现场,一台台挖掘机、播种机来回穿梭,戴安全头盔的工人和农机手紧张有序地开展作业。特别是施工方自进场以来,克服山垅田块地形复杂、原材料转运难等困难,上足人员和设备,抢工期赶进度,确保如期完工,力争将山旮旯的田畈建成“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旱能灌、涝能排、产量高”的高标准农田。
“隐水村紧俟隐水洞地质公园国家级4A风景区。这袁家畈实现了小田并大田、灌溉能到田块的目标,便于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耕作,目前就有几家老板想来租赁承包。这将为推动该村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乡村产业振兴、农旅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础。”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东说。
(编辑:阮百川 二审:徐唐生 终审:唐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