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大畈 “枫”调“税”安——通山县税务局大畈税务分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擦亮税费服务品牌


2023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通山县税务局大畈税务分局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税收治理中的实践运用,创优“红蓝绿”党建品牌,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依托县局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组建专业化调解团队,聚焦“山水游”特色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激活发展新动能。深化“税务+”协同共治,全面提升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和获得感,助力富水河流域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创优“红蓝绿”党建品牌 擎画大畈发展新“枫”景

税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建设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就是坚持党建引领不动摇、更坚定,确保基层税务部门政治方向始终正确、政治立场始终坚定。

一是强化制度保障。大畈税务分局依托政治机关建设,结合“红蓝绿”党支部品牌创建,运用“三三工作法”,把党的领导贯穿“枫桥式”税务分局建设全过程,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制度,通过主动自学、集体共学、领读深学、交流活学,形成同心发力、同创佳绩、同享成果的“三同”强大合力。

二是提升能力素质。通过培训、学习、交流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服务意识,打造一支高效、专业、负责任的税务服务团队。组织税务干部前往黄沙铺镇革命烈士陵园、李振周墓地、大畈镇白泥村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仪式教育、现场教学、情景再现等一系列体验活动。每月开展主题党日“读一本红色经典著作、开展一次思想交流、开展一次主题+活动”。精心培育政治学习示范岗、纳税服务示范岗,成立“志愿服务队”。

三是加强党支部建设。将加强政治机关建设贯穿于主题教育和税收工作全过程,打通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以“联学共建强党性 凝心聚力建新功”为主题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县局团支部联合咸宁市税务局团委开展“学习二十大守好青廉心”主题团日,县局机关第二支部、第二分局党支部与大畈税务分局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讲好“红蓝绿”故事,持续扩大党支部品牌影响力。

二、依托“智囊团”公职律师 打造依法治税新标杆

一是创建调解团队。以争创标准化税务分局为契机,依托县局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新建1个税费争议咨询调解室,组建3个涉税政策宣传团队,1支税费争议调解服务队,按照矛盾和争议难易程度,建立涉税矛盾争议分级分类调解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实现“小事不出分局、大事不出县局、矛盾就地化解”。

二是健全管理台账。建立健全税费矛盾争议管理台账,按照涉诉涉访类、意见反映类、寻求帮助类3大类问题,实行分类登记、专人负责、办结销号。制作日常工作手册,将2023年工作党建应知应会、枫桥式税务分局创建相关方案、税收优惠政策和辖区企业三员信息表、辖区乡镇班子和村支书联系方式等装订成一本手册,方便网格员开展税费争议调解工作。

三是分类解决难题。对纳税人缴费人在微信群、QQ群和电话提交的问题,政策性问题20分钟内进行回复,较复杂问题在详细了解纳税人缴费人的诉求后1小时内及时回复,操作性问题通过QQ远程连接或者直接发送操作指南来辅导纳税人缴费人完成。对于争议问题,安排专人上门“面对面”进行辅导,直至问题解决。今年以来,已成功调解各类税费争议3起,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1起,矛盾纠纷基层化解率达100%、涉税疑难解答满意度达100%。

三、聚焦“山水游”特色产业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一是高效服务大幕山重点企业。对辖区内的重点能源企业开展订制服务,助力通山县争创国家能源之都和国家旅游强县。多次下户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加强税源监控,从工业能耗、工业产值、税收风险和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等方面提供服务。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朝辉前往黄沙铺镇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指挥部调研督导大幕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看望慰问项目一线专班人员,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税务干部前往大幕山森林公园杜鹃花海宣传税收政策,为商户和前来赏花游玩的消费者送上税费政策和便利服务举措。

二是倾心助力富水湖全域旅游业。采用税收+隐水洞、税收+枇杷旅游节、税收+特色农产品、税收+招聘会等方式,开展专题税收宣传打卡,通过悬挂条幅、印发宣传资料等,向纳税人进行优惠政策宣传,对重点纳税人、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进行上门辅导,帮助纳税人明晰政策口径和适用标准,确保其准确理解和充分享受。目前,服务团队辅导入规农产品企业2家,正在辅导中的有鲜明特色的农产品企业3家,实现销售收入4130万元,税收40万元。

三是提供“智慧税务”便民新体验。全方位、多层次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智慧税务”新体验,让纳税人缴费人真正实现了“多走网路,少跑马路”,切实打通和走好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县局信息中心开发出医保统计程序,把医保数据产表时间由一天缩短到一个小时,大大提高数据统计效率,准确及时地向乡镇两保征收团队传递征收数据。县局非税部门适时推出了参保人员核减名单,把各类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深化“税务+”协同共治 搭建争议化解新“桥”梁

一是构建“税务+”多元调解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以协税机制为纽带,依托县局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着力构建由地方政府主导,税务、司法、人社、医保、自然资源等多部门参与的“税务+”模式税费矛盾争议多元调解机制,不断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税费治理,推动形成矛盾联调、工作联动新格局。

二是签署合作备忘录。联合大畈镇司法所、大畈镇法庭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健全工作联席机制、信息交流共享机制、涉税多元化解机制,定期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税费工作开展情况,提高矛盾争议化解质效。把工作重心从“争议化解”转向“事前预防”,努力办好与纳税人缴费人息息相关的每一件小事、急事和难事,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县落地生根。

三是实现税费服务全覆盖。邀请咸宁市人大代表和部分乡镇党委书记、部分纳税人缴费人代表参与税费服务体验,税务干部下沉至村组一线、企业生产车间,面对面了解纳税人缴费人对分局税收征管工作的意见和需求,及时调整工作方式方法,营造惠民政策和税费服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