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通山县税务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局施工扬尘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部署要求,强化部门联动,深化税收共治,优化数据赋能,不断提升环保税的服务能力、征管能力、治理能力,不断推动环境保护税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充分释放环保税绿色效应。
一、强化宣传,添力纳税遵从
为保证了环保税征收任务的保质保量地完成和施工扬尘环境保护税政策的精准落地,坚持以改促学、以学提能,对内、对外积极开展施工扬尘环境保护税政策宣传培训。培训会上对《湖北省应税污染物施工扬尘排污特征值系数及计算方法》进行详细解读并提出规范日常管理的具体要求,使税税收业务岗位人员和纳税人熟练掌握和准确运用政策能力大幅提升。各基层分局“趁热打铁”,坚持边宣传、边培训、边辅导,利用大数据平台精准梳理辖区建筑施工项目清单,创新政策宣传、培训辅导方式,通过线上培训全覆盖、电话辅导一对一、工作群解答不间断,积极引导辖区内建筑施工主体申报入库,准确计算应纳税额,严防税款少征漏征。
二、创新方式,摸清税源打基础
扎实做好施工扬尘环保税征收管理“后半篇文章”,必须要在找准根源、推陈出新、建章立制上下功夫。通山县税务局按照工作部署,通过创新方式、实地走访、信息比对,进一步强化税种联动和业务集成管理。一是创新方式优服务,税政部门结合扬尘污染特点、系数削减措施和税款计算方式,设计了适用不同行业的扬尘环保税现场计算表,表格简明直观、操作性强、动态调整,大幅度减少企业在环保税申报时的困扰。二是实地走访促征收,督促基层税收管理人员定期走访辖区建筑工地、施工工地,准确掌握项目工程进展和采取的抑措施,及时提醒施工主体按期申报纳税。三是信息比对查税源。重点关注建筑企业增值税开票信息,开展“逆向”筛查比对,精准追溯涉税项目,对2021-2024年异地建筑施工企业施工扬尘环保税入库情况进行分析梳理,建立报验户“施工扬尘”清册,有效堵塞了管理漏洞,降低了税收执法风险。
三、统筹资源,部门协同谋合力
施工扬尘环境保护税征管离不开多部门的密切协作。县税务局主动与生态环境、住建等部门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定期交换涉税信息。充分依托各部门职能,细化部门责任分工,围绕施工扬尘环保税管理重点环节,畅通外部门环境保护管理和措施认定等工作衔接。与住建部门建立施工项目传递机制,及时获取建设工程项目基本信息,完善施工扬尘环境保护税管理台账。与生态环境部门建立环保处罚信息传递、环保复核、联合执法机制,对涉及施工扬尘环保处罚的,迅速纳入日常管理并追缴税款;对未按期申报纳税的,经排查后无法消除疑点的,及时提请环保复核;通过联合开展税源清查,促使建筑施工企业转变生产经营理念、积极加大对控尘减排经费的投入、主动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不断提高施工主体主动申报纳税意识。依托部门间通力合作,形成“握指成拳”之势,推进了施工扬尘环境保护税的精诚共治。
四、明确要点,强化征管质效
加大对县内所有进行建筑、市政、拆迁和道桥施工等工程的排查力度,持续强化施工扬尘环保税征管质效。一是强化业务集成,做好专项工作。按照工作要求,一并开展异地施工扬尘环保税专项征缴,重点摸排无环保税入库数据,以及有预缴增值税但无环保税入库数据的企业。二是做好日常监管,落实基础工作。加大对本辖区内所有进行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拆迁工程和道桥施工工程等施工活动的日常监管力度。一方面,督促外来施工企业及时办理外埠纳税人经营地报验登记,涉税施工工程项目及时申报缴纳环境保护税;另一方面,对未按规定办理登记、少申报、逾期申报环境保护税等行为的本地建筑施工主体,根据《征管法》相关规定处理。三是紧盯关键环节,抓好重点工作。对外来施工企业,抓牢核销报验和发票开具等关键环节。积极探索税源清册+项目清单管理,对建筑施工项目进行清单分解管理,定期发布工作提醒,下发任务税源管理部门,实行链条式跟踪管理,及时处理反馈结果。
加强施工扬尘环保税的税收征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意见的重要举措,是做好日常征收管理的重点抓手,通山县税务局高度重视,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夯实基础税收管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事项来抓。县税务局将持续发挥环保税在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正向激励机制作用,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为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通山贡献税务力量。